哈烟厂大黄楼更夫楼等打包申报,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启动认定征集

日前,国家工信部启动了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工作,市工信局已下发通知全市征集申报。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卷烟厂(简称"哈烟厂")的"大黄楼"和更夫楼、中共中央东北局北满分局遗址共 3 座工业遗迹、遗址将打包申报此次国家工业遗产。

大黄楼与更夫楼合照。(哈市市民黎纲峰摄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

说起南岗上坡的老巴夺,厂里的"大黄楼"曾是哈尔滨几代人记忆中的"地标",至今从承德街地道桥望向哈烟厂方向,"大黄楼"依然屹立见证着城市的变迁。1920 年后,俄国(苏联)、波兰、英国、以色列、立陶宛等多国侨民制烟工程师老巴夺公司工作、交流。上世纪 30 年代,赵一曼等老一辈革命者在这里多次领导工人运动,与侵略者殊死斗争。

更夫楼

位于"大黄楼"旁的更夫楼,始建于 1939 年,建筑南北长 4.76 米,东西宽 4.21 米,总体为 2 层,外立面保存完好,建国以后一层改造成变电所。二层闲置,内部格局保存完好,其中部分木门、木地板依然沿用。

大黄楼旧照

现位于南岗区东大直街 178 号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北满分局遗址也在此次申报范围内。这座建筑始建于 1942 年,曾为拉奇诺瓦大楼,自然层为三层,其中一层为地下室,建筑总体风格为折中主义建筑,砖木混合结构。解放后,先后用于哈尔滨卷烟厂的招待所、职工幼儿园。

这座老房子是一栋公寓建筑。曾经住过很多声名显赫的俄侨,其中包括曾担任高尔察克高级军官的卡纳彼夫一家,卡纳彼夫的另一身份是老巴夺家族的亲家。李兆麟、张闻天、陈云等都曾居住于此,1945 年的 11 月 16 日,陈云、张秀山、邹问轩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正式宣布成立东北局北满分局,这里便成为了北满分局机关的办公地点。

哈尔滨卷烟厂相关负责人说,隶属于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卷烟厂的这三座建筑,都曾见证了 20 世纪初至今哈尔滨近代烟草工业技术在中国的引进发展,也见证了哈尔滨的光复解放,更见证了解放后哈尔滨卷烟厂的复兴发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对哈尔滨城史、哈尔滨俄侨史、东北抗联史等的研究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北满分局遗址

去年,"大黄楼"入选由中国科协调选部主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此次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申报条件需要工业特点鲜明、工业文化价值突出、遗产主体保存状况良好、产权关系明晰等。此次申报将于 5 月10 日结束。(张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