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阜康县长离任,群众将他一双鞋挂在城门


周振丰,汉族,原籍巴里坤县人。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六年任阜康县长六年之久(当时县长任期二年),他连续三任是民国以来在阜康任职较长的一位县长。

周振丰在外表上看是一个身穿长袍马褂的宫吏,但政纪作风与以前历任县长有所不同,能了解民间疾苦,接近群众,增进民族和睦,秉公办事,发展农业,重视妇女教育,做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情,给阜康人民留下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故将我略知的二、三事叙述如下:

一、增进民族和睦

周振丰任阜康县长期间,新疆正处于动乱时期。哈密以和加尼牙孜为首反金树仁暴政的地方事作,马仲英二次入新,盛世才夺权都发生在这一时期。阜康既是通往奇台的要隘地段,又是汉,回、维、哈等民族杂居地区,根本的问题是要安定民心,增进民族和睦。

周振丰任职期间注意和当地各民族素有声望的头月人频繁交往,从中建立了友情。特别是和回族人士,如马彪、白录、马福、李占奎、马贵等关系更为密切。他们办理乡下村政事务,可以自由出入周的办公室直接报告,请示、商讨。改变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见县长要通过“门房大爷”预先禀报的衙门作风。在处理村政事务如遇民族之间,土地、水利、草场等纠纷,不袒护汉族也不岐视少数民族,坚持秉公办事,消除矛盾与隔阂。

一九三三年三月三日,马世明部属叶指挥围攻阜康县城,因当时防御薄弱,无力抵抗,周振丰采取应变措施开城议和,议和地点在东关回族清真寺。在议和中,叶坚持要杀民团负责人及一部分抵抗的团丁,而周振丰敢于承担风险,对叶说:“民团是我组织的,守城是我下的命令,你要惩办就拿我开刀。”彼此坚持己见,后经在场的回族头目人白录、柳吉祥、马福和掌坊马阿訇等周旋相劝,叶放弃杀戮汉民百姓的打算。一场将要发生的流血事件化险为夷,保护了百姓生命安全。

一九三三年三月八日省军击敗叶指挥,归化军快要进入阜康县城。东关回族居民怕遭屠杀,纷纷扶老携幼去北沙窝躲避。唯有寇阿訇、于泰因年迈行动不便未去北沙窝。他俩请求周县长保护,周便将二人关在监狱才幸免被害。战乱平息后,盛世才派团长孟煦驻防阜康。回族农官马彪,五运乡约何录来县城向县长周振丰、驻军团长孟煦表白东五运回族群众未介入叶指挥围城事件。进城后二人被驻军抓去,有杀害之意。周闻讯后,向孟团长要马彪、何录,以关押方式予以保护。

一九三四三月十七日省军团长梁启文由迪化开往奇台驻防路经阜康。周素知梁部军纪很坏,沿途很可能骚扰百姓,故以宾客相待亲送粱启文过九运街。不料梁部士兵在五运村拉走丁华祥一匹好马,丁华样去夺马打伤士兵,粱得知后,领兵包围五运、五工梁两村,屠杀无辜回民七十多人,造成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惨杀事件。周振丰赶赴现场为时已晚,当场哭一场,对死难家属做了安慰,进行了善后处理。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马仲英在吐鲁番整兵养息,伺机攻打迪化。指派两名武装人员到阜康境內进行招兵活动,晚上到头工村祁忠才家里。祁家人对这两个陌生的武装人员,既怀疑,而又恐惧。这两个人说:“我们到这里来是奉马师长(指马仲英)命令招兵的,不论汉、回谁愿当兵我们都欢迎。”祁家人听后觉得势头不对,连夜暗派祁忠义到县上报告。驻军蒲尔吉营长派一排蒙古兵把祁家庄子包围,两人开枪自卫。直到第二天中午,那两个人因弹尽经喊话交枪投降。后被送交县政府处理。通过讯问,周振丰不但未加惩办,并以礼相待,退还枪枝马匹送两人出境。事后蒲营长对周的作法表示不满,找周询问。周对蒲说:“如果严办了这两个人,马仲英就要派兵报复,岂不是给百姓又带来了灾难吗?放了他们对我们是有好处的。”通过这件事的处理,表现了周振丰处事慎重,具有远见。

二、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战乱给阜康各族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农民的耕畜被抢、宰杀、驱散。仅马世明部占领县城,强拉民马达二百多匹。战乱平息后,周振丰为恢复生产采取两项揹施:(一)、在本村内实行互相调剂,五相变工的形式解决耕畜籽杍种问题。(二)、政府贷款解决贫户闲难。并派专人到焉耆及迪化南山一带购买耕牛一百头,及一部分生产乳牛。周亲自与秘书蒲贵在南瓮城内主持贷款工作,在分配中不分民族,使失去耕畜的农户得到了贷款帮助。贷放后,剩下一少都分乳牛交头工乡约王成兴代牧。王在代牧中以小畜倒换大畜,以瘦畜倒换壮畜,被周发现,撤职查办,判刑三年。由于周振丰措施得当农业生产恢复很快。

一九三五年盛世才以“六大政秉”为政治纲领,得到了苏联的帮助,引进一部分先进农业技术和新式农具,在新疆各区县推广。为发展农业生产,周振丰通过在省财政厅任职的某友介绍,和迪化苏新贸易总公司签订合同引进一批新式农具。其中有马拉收割机、割草机、捆草机、镂草机、测草机、双轮双铧犁、转头单铧犁、之字粑、风车等。货款以羊毛、羊皮、羊肠等抵偿,按合同规定先付百分之三十金额,下余分期还清。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农具效能和推广,周振丰请了两名俄罗斯农机人安装指导,并在鱼尔沟进行试验,不少农民前去观肴。这批新农具绝大部分贷给生产条件比较好的农户使用。如大泉马、黄土梁七娃、鱼尔沟马贵、蘑菇场马有财等。

一九三六年秋盛世才把周振丰调回迪化关押,接着苏新贸易公司催敉欠款,盛世才政权藉口合同上是周振丰私人签宇盖章,未盖县政府大印,此项合同官方不负偿还,并声言振书来迪化后下落不明无法追查。欠款始终没有归还。下余部分农具县政府接纳。直到解放前夕机器放在县政府大院内日晒雨耐淋不堪使月,以废铁变卖。

三、重视妇女教育

一九三三年秋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各行各业都处于百废待兴时期,周振丰下令首先要三所公办小学复课(即县城小学,九运街小学、滋泥泉小学),县城小学校址是现在的公安局所在地,因当时要成立警察局校址需搬迁,周剧振丰把县政府三堂腾出来作了教室。师资缺乏,周振牢要求省教育厅委派师范毕业生关永升来阜任敦。因受“男尊女卑”和封建势力的束缚,女孩子走出家门上学是不可能的。为了使女孩子走进校门,周振丰先将自己的姨妹关永芳和关永芬,县政府高科长女儿高淑虹,商总安玉山的女儿安文贞等四人送入学校。在他的倡导下1936年县城小学有女生十几人,九运街、滋泥泉等校也有了女孩子上学,为阜康妇女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

一九三六年秋周振丰调迪化。消息传出后阜康县各族人民无不惋惜,依照“脏官脱帽,清官脱鞋”的老说法将周的一双鞋脱下,做了一个木篓子挂在东城门洞子里,意为清官标志。周到迪化后被盛世才逮捕关押,一九三八年春病故于狱中。遗体由家属领回,在安葬时阜康去了很多群众,其中有回族三十多人为他送葬。(来源:《阜康文史资料》作者:杨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