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夫人》,豆瓣9.2,年度最佳美剧就是它!


关于女性困境的影视剧有很多,一般来说,像《82年生的金智英》,《致命女人》,《坡道上的家》等都是从婚姻入手。



通过聚焦女性婚姻问题来以小见大,继而看到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


或者像《性教育》,《敏感一点又何妨》针对青少年性教育和职场性骚扰相关的问题出发。



但却没有一部影视剧是从历史出发,通过聚焦20世纪70年代美国平权法案的运动过程,来一窥当时女性的处境。


影片每集一个不同的人物视角,涉及到婚姻,单身,离异,种族歧视等等,从女性视角出发让我们得以看到她们的生活,困境,挣扎和局限。


这也是凯特·布兰切特第一部主演电视剧,此前她最为中国观众熟知的角色就是《魔界》中的精灵女王。


这部片目前豆瓣评分9.2,烂番茄95%,年度最佳美剧预定了。


01,性别歧视无处不在


虽然这是一部稍微有点门槛的剧,里面会出现大量的陌生词汇,政治人物的名字,有一些梗你还需要按下暂停键看字幕注释。


不过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刨掉这些杂七杂八的,你只需要知道影片的主线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女人身上。


不过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平权法案到底是什么。


它的正式名称是平等权利修正案(Equal Right Amendment)简称ERA,「是美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案,旨在保障所有美国公民享有平等的合法权利,不分性别(男女两性),试图解决男女在离婚、财产、就业和其他事项方面的法律区别。」


用人话说就是用法律保障男女平等。


ERA最早在1921首次在美国国会被提出,引发了关于性别平等的讨论,并于1972年被美国参议院批准。


但是在美国国会给出的截止日期之前,只有35个州通过该法案,ERA宣告失败。


这次运动主要有两个不同阵营。以格洛丽亚,贝蒂等女性主义者为代表的积极推动法案进行的支持派;和以保守派活动人士施拉夫利为代表的反对派。



最让我吃惊的是,反对男女平等的居然是一个女性,而且是她带领一群家庭主妇领导了这场反对运动。


按理说女性的对立面应该是男性,但实际上往往是敌人在身边。



影片第一集就从反对派施拉夫利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她领导这场运动的原因。


施拉夫利是一个拥有6个孩子的中产阶级家庭的母亲,同时也是一名保守派活动家,在被问到是否曾被性别歧视过时,她回答「从来没有被歧视过」。



但事实证明这种歧视却无所不在,只不过她刻意选择忽略,把目标集中在自己的政治抱负上。


影片一开始,为了庆祝国会议员的连任,组织了一场走秀活动,参与走秀的全部是女性,施拉夫利更是穿上了女基尼。



台下则坐着的无一例外全是男性。


接着是被邀请参加一档节目时,男主持人要求她必须要面带微笑,露齿的那种。



当她和其他政府人员一起参与讨论时,作为在场唯一的女性却被要求做会议记录,还被调侃「你的字可能是我们当中最工整的」。



舟车劳顿回到家后只想早点休息却被丈夫要求房事,连隐形眼镜都没空摘掉。



等等这些,她当然知道女性的地位有多卑微,因为身为女人她感同身受。


那为什么她还要选择反对ERA呢?


因为如果ERA没有被通过,她所支持和代表的背后政治势力就能从中获利,她也能得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她只不过比其他人更自私,因为她本就不是真正关心女性权利,通过煽动家庭妇女反对ERA来作为自己向上爬的垫脚石,身为女性却和男性拥有同样的思维。


她想要拥有和男人同样的权利,但却是以牺牲女性权利的基础上来得到这份权利。


但是她却没有想过,现在拥有的一切女性权利,参政权,受教育权,妇女发言权等等,都是一代又一代的先辈斗争而得来。


自私没有问题,人都是自私的,但反对ERA可以说是即损人又不利己。


站在当时来看,ERA的不通过可以让她成为既得利益者,但从长远来看,ERA的通过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够进一步改善女性歧视。


02,婚姻从来不是唯一的选择


贝蒂是一个支持ERA这边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的书《女性的奥秘》帮助很多女性重新认识了自己。



但因为和团体的核心人物意见有出入,并且态度非常激进,所以处于团体的边缘。


虽然事业成功,但是婚姻却不幸,和丈夫离婚后独自一人居住,相亲了很多次却都以失败告终。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判断女性幸福的唯一标准就是婚姻。


所以,当她和反对派代表人物施拉夫利辩论时,节节败退的施拉夫利利用了贝蒂的这一弱点,触碰她最脆弱的那根神经,说「你是我见过的最不幸的女人」时,贝蒂就注定失败了。



果然,还是女人了解女人啊。


施拉夫利利用身为女人的优势给了她致命一击。


她知道女人在乎的是什么,即便是先锋作家,也希望自己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婚姻生活。每个人都有弱点,不论是多聪明,强大。她的弱点作为女人最清楚。


这场战争如果对手换成男人,那么一定会败下阵来。但女人就不一样,因为女人更能了解女人的感受,能够利用她们的弱点作为武器,而且,这意味着你同时要对付男人,和女人。


《亲爱的安吉维拉》中,作者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告诫友人千万不要让孩子把婚姻当做成就。


「婚姻既不是成就也不是某种她应该渴求的东西。婚姻或许幸福或许不幸,但它都不是一项成就。」


尽管女性平等已经说了这么多年,还是大部分女性把婚姻幸福当做唯一的衡量标准,即便一个女性其他方面再成功,她离婚了,或者依然单身就是不幸的。


《大小谎言》中的瑟莱斯特和老公佩里在外人眼中是一对模范夫妻。两人拥有一对双胞胎,丈夫在外努力工作养家,经常给妻子送上各种礼物和惊喜。妻子则只需负责照顾家庭。



两人结婚好几年却依然恩爱如初,而且佩里还比瑟莱斯特小好几岁。


但在外人完美的老公和家庭,对瑟莱斯特来说却如同地狱和天堂。佩里经常家暴瑟莱斯特,每次打完之后都以sex收场,并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倾尽所能讨好瑟莱斯特。然后循环往复。



瑟莱斯特独自承受着这份痛苦,没有告诉任何人,甚至她最好的闺蜜。


最大的原因就是她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婚姻并不完美,她希望在外界维持这样的好模样。另外,她也在心里希望着佩里能够变好。


而直到佩里意外死亡,她才彻底解脱。


婚姻从来不是我们唯一的最终归宿,它只是我们的选择之一。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放弃其他选择。


女性问题不分国界,不论世界上哪个国家都一样,我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正如主演凯特·布莱切特所说:「对我而言,去回溯一个历史时刻的唯一原因是找出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回顾这次平权运动可以让我通过这段历史了解过去,并对以后的路指出一点方向。


也让我们知道,你一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不仅是某个国家的女性的战斗,而是整个世界上所有女性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