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退出中超不意外 内忧外患结果早已注定

5月12日上午,天津天海足球俱乐部发布公告,由于俱乐部财务状况难以为继,无力维持俱乐部正常运营。经过深思熟虑,球队做出决定正式宣告解散。至此,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天海准入中超悬疑案”落下帷幕,最终以球队的解散宣告结束。


此公告发布后,可谓震惊整个中国足坛,毕竟这支球队在2年前还是亚冠8强,转瞬之间竟面临球队解散,令人唏嘘不已。然而,在笔者看来,天海落得如此境地并不意外,从权健老板被抓的那一刻起,球队就应该想到,可能会有今天这个结局,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钱”字。


众所周知,近年来的中超联赛,已然进入一个烧钱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超级外援选择到中超淘金,因此俱乐部就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维持俱乐部的经营,天津权健作为2018赛季的亚冠八强球队,自然烧钱不在少数。2019年初,权健老板束昱辉因涉嫌传销被逮捕,球队的资金链也因此出现问题,当时球队重金请来崔康熙,一场比赛未踢就宣布下课,从这一刻起,天津天海已然贴上了一个“缺钱”的标签,球队也由天津市体育局托管,甚至一度被传成为国家集训二队。

不仅如此,球队自身潜在球星张修维、刘奕鸣也转投恒大,而由于球队财力有限,只能租借踢不上主力的球员充当“临时工”,就是这种情况下,天津天海维持了一年,也正是这煎熬的一年,为最终的解散埋下了伏笔。

或许是俱乐部没有想到2020赛季的准入原则会那么的苛刻,倘若是提前准备寻找“靠谱”的接盘企业,天海不会像今天这么被动,在2019赛季的比赛,天海被提到的最多的词是“集训二队”,而不是“被XX收购”。直到今年3月,才传出万通要收购天海,如果不是天海不能准入新赛季的中超联赛,恐怕球队还不会有所行动,整整一年多的时间,俱乐部是怎样的一个经济状况,难道球队的管理层心中没有数吗?天海把准入最后的稻草,压在了万通身上,把命运交给了别人。换句话说,万通顺利接手,天海继续留在中超,一旦不能接手,天海甚至都没有准备B计划。

然而,这一次老天并没有眷顾天海,天海股权转让的发起时间和万通控股并未达到要求的“连续两年盈利”成为阻碍。按照中国足协的转让规定,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重要股权转让应在赛季结束后至第二年1月10日前向中国足协完成材料申报,并要求受让方经营及财务状况良好,最近两年的财务状况应为盈利,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因此,这也让俱乐部和足协双方进入了正式的“扯皮”阶段,足协迟迟不让天海准入,足可以证明天海管理层办事不利,甚至连足协的股权转让要求都不知道,管理层的无能也间接导致了最终悲剧的发生。


俱乐部管理层领导无力,球队面临数额庞大的经济压力,内忧外患下的天海解散,或许结果早已经注定。可是,球员是无辜的,他们接下来又将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