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的手机——平板?看看学生的iPad

昨日在图书馆走了一遭,学校广阔的半开放建筑成了考研大军的常驻地,而在细细欣赏了这些为梦想拼搏的同学的英姿之后,我发现有一款电子设备的出镜率尤其的高——平板。

我是在昨年双十一入手的这款iPad 2018,就我一个非忠实粉丝的顾客的了解,这是第一款直接简单到以年份命名的iPad,而我很早以前就很想来讲一下对于这类产品,我们学生的需求。

首先是:购买需求。本人购买时恰好在大三的上学期,那时候还是一个决定考研的无脑学生,跟着老师和同学的流程在电脑下载了许多的课程,每次泡图书馆都要背着沉重的笔记本,然后四处找充电插座。看着不远桌的小伙伴用平板简单而方便地随时随地看视频,我就一狠心打了白条,直到今年四月才还清。那么从需求上讲,平板对于考研党来说是不是必备的呢?冷静下来我就会说:不是的。

现在的学习有一种观念,叫做消费式教育:要考四级了,买一大堆四级题库;要减肥,办个健身房包年;要考研了,书籍买了一大堆,然而我想说,做一件事,最重要的并不是外物,而是本人的心;任何东西,被放弃的原因只有一个:它在你的心中的比重不够。平板并不是考研必需的东西,每天背着电脑并不是不可以取得最终战争的胜利,所以,不必想着我要先把什么东西准备好,到了最后却只是堆灰的垃圾。

当然,从功能上讲,平板几乎是所有阶层都比较适用的一款设备,大屏看剧,随时创作,自由设计,无一不包,如果说方便,这无疑很好用,但是说到非它不可,至少对学生来讲并非如此。

第二是:功能。说得外行一点,平板也就是一个大点的手机而已,在手机广泛传播的今天,凭什么平板能够异军突起甚至做到无可替代,自然是因为它的功能。我们可以想象,手机再怎么大也就巴掌大点屏幕,能做什么?但是平板最小也是数倍的大小,在这种屏幕上我们可以识别更多的操作,比如:绘画、建模,甚至构造电路,这些东西肯定是手机不可实现的,而对于专业人士来讲就是如鱼得水。

iPad pencil的使用是iPad产品的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在几乎所有触屏式设备的操作中,我们都是以手为主要的操作源,但是在以上的功能中,手指肯定不具备如此精细的创作条件,而另一个操作者——笔,很容易与手的识别产生分歧:apple pencil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的iPad的绘画成品

我的iPad的3D建模成品

第三是:平板和iPad。在购买之初,友人们就跟我讲,买平板千万别买安卓的,apple是唯一的选择,因此我借了某朋友的小米平板,与iPad的拓展不一样,国内几家在平板的开发上几乎没有用心(虽然价格也极低),说白了就是放大的手机,从续航、功能、界面来讲,无一不是如此。而iPad与手机相比,接入了更多可能的外在设备和实现功能,实用性方面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Apple公司在旗下的电子设备的创造上一直有一个优势,当然现在国内也大多如此:链式产品,也就是所有的产品几乎都是捆绑在一起的,这种捆绑并不是完全不可替代,而是更方便和更有效。举个例子,在为我的iPad购置pencil之前入手了一款电容笔,它完全可以实现在iPad上涂涂写写的功能,但是它不可以让苹果系统识别手和笔的有效触控,即:你必须抬着手在屏幕上写字,否则将会出现识别紊乱。

诸如此类的还有苹果外接键盘、耳机等等,从理论讲,这些完全是可以用安卓的替代品来实现功能的,但是那点独特的方便和爽快总能打败最初的将就,将你发展成apple的忠实客户。

第四是:与手机、优缺点。其实讲到这里,我们大概已经看出了平板和手机的区别,事实上iPad和手机已经算是两种不同的产品,出了体型的大小,他们的功能也在趋向于各自化:手机主要是便携,虽然说起来手机的主要功能也就是电话和短信而已,成为游戏机是令人呵呵一笑的东西(苹果手机不支持pencil)。平板则是趋向于功能化,和手机的便携相比它还是显得不方便了一些,但是与电脑相比又实在是很舒服了,我们可以在上面进行简单的功能以取代电脑的冗赘。

我很难想象自己每天背着电脑来来回回奔波于各地,但是平板很方便,虽然它不能打电话,如果失去了网络连接甚至乎损失大部分的功能,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它的可操作性是极其强大的。

最后一点是价格,我之前一直想不到的是苹果手机大部分贵于iPad,但是后来想想才意识到,越小的东西集成度越高,本身成本也就越高了,而在此相比,iPad的性价比已经算是很优秀的,只是这些是最简单的功能,要将之扩展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便携电脑的话,花费的钱并不算是小数目。(以本人举例:iPad2018 128G 3499元,apple pencil第一代700元,这只是最基本的而已)

综上,我个人觉得,在不进行消费式教育的思想下,iPad是一个值得入手的系列产品,性价比高,潜力也极强,对于一个追求功能的学生或者上班族都是很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