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疫情之下的“特殊生活”:“线上葬礼”出现,图书馆人气火爆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几十亿人的命运都带来了冲击,也改变着日本人方方面面的生活。不管是传统习俗,还是新兴习惯,很多日本人都在情愿或者不情愿地过着疫情之下的“特殊生活”。

首当其冲的是葬礼仪式,和故人“最后的告别”无奈要在线上举行。日本厚生劳动省称,因新冠肺炎离世者的遗体,建议24小时之内火化。《日本经济新闻》15日报道称,这种方式导致家属来不及见逝者最后一面,而只能等着接受火葬场寄来的骨灰。即便那些并非死于新冠肺炎的死者,家属也无法在当下进行传统的葬礼仪式,比如守夜。

为了体谅特殊情况下的死者家属,日本殡仪公司陆续推出“线上葬礼”,可按照正常流程进行,直播丧主致告别词、僧侣诵经等过程,还可拍摄故人容颜,和“在场”的亲朋好友见上“最后一面”。

出于对疫情的担心,“永别式告别”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为防止病毒扩散,日本政府呼吁店铺停业或缩短营业时间,但便利店、超市等关乎民生的商铺正常营业。这也意味着,仍有不少人需要外出工作。以往,年轻人打工太平常不过了,但眼下通往打工地点的公交车似乎都通向着“危险之路”。

为此,日本年轻人的告别便有了一种仪式感——要去打工的人和三两好友在车站依依不舍地告别。上车后,好友们还会拉起横幅,上面写着“一定要活着回来”。有些人甚至还会追车小跑,仿佛这一别便是永远。有日本网民在社交媒体上说,这种送别方式看起来有点“蠢”,但特殊时期这种“中二又热血”的方式才能表达彼此之间的友情。

减少社交、减少外出的疫情生活一下带火了图书馆,借阅人气图书甚至要等一年。据日本《朝日新闻》近日报道,以小说《狮子的零食》为例,新潟图书馆及该市19个图书馆共有20本库存,早已全部借出,另有523人“排队等候”。按照每人每次最多只能借阅2周计算,全员能看上书大约需要花费一年时间。报道称,这并非个例,等候人数多于图书库存量的案例不在少数,为尽快满足需求,图书馆正在呼吁市民积极捐书。对于疫情之下的这些改变,一些日本人表示正在“慢慢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