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退休教师的困惑

昨天,我校的一位退休后被反聘的教师找到我,说这学期后不想再教书了。随后,和我谈了好多想法和困惑,我听了后颇有一些感叹。

这位陈老师,16岁以民办教师的身份参加工作,在当初那个年代,这样的民办教师很多,可以说中国七八十年代的教育就是这群可爱的人支撑着,不图名,不为利,兢兢业业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随着改革开放,在九十年代“取消”民办教师的实施,许多优秀的民办教师也就离开的教育行业。这位陈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公办教师资格。

一、退休时间的困惑。陈老师的生日是11月份,按照政策,教师退休是按照出生月份退休,也就是说陈老师还要在上二个多月的课。那么就出现一个问题:陈老师是上二个月的课后再退休呢,还是9月份提前退休?因为教师行业不是公务员可以提前退休的,所以只能上二个月课,但是由于农村学校没有富余的老师,她退休后,这个班哪个教师中途再来接?大部分学校就返聘这些教师完成本学期剩下的工作,甚至是整个年度。这没办法的办法也让老教师为教育奉献最后一丝光和热。

二、职称之痛的困惑。提起职称,所有的教师(领导除外)都为之垂泪呀,而对于民转公的教师而言就更是心绞痛。由于前十几年是民办教师,所以在评职称中是不算或者少算工龄的。再加上起始学历低(民转公教师的职前学历大部是初中甚至是小学)、论文发表率低(只会教,不会写)、不会上“高大上”的公开课,导致很多老教师临到退休还是小教二级教师。教育生涯工作三四十年,退休还是最低职称,这能不让这些老教师伤心吗?

三、“三十年农村教师证书”之困惑。当老教师拿到这个“光荣”证书时,开始满心欢喜,结果发现就是一张彩纸,没有任何作用,最多证明你曾经是一名农村教师,一个在农村工作了三十年的老教师。他们非常失望。我还深深的记得,当老师拿到这个证书后的欣喜和随之而来的失望时,我心被刺痛了。你们可曾想到这样一幕:在学校的大门前,一位退休教师胳膊下夹着一本证书,蹒跚而行,时不时回头望着工作大半生的学校,然后不可察觉的抹了抹浑灰的双眼。最后在那条小路上慢慢的消失在尽头。

为教育奋斗一生,洒尽热血与青春的农村老教师们,在人生晚年并没有过多的报怨生活,他们只是在黄昏时分,回忆着曾经的过往和那些生命之中的辉煌。

(原创不易,求关注哦)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