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娘炮”?这些小鲜肉不过是“锅从天上来”

“开学第一课”已经过去半个多月

衍生的话题之争却愈演愈烈

首当其冲并且殃及一大片池鱼的就是“娘炮”的话题了

惊动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

引得吃瓜群众纷纷关注

人民日报力挺

新华社手撕

落井下石者自然居多

毫不吝惜地把批判的石头扔向一群没有还手之力小鲜肉,

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无奈少有明白人透过现象看到小鲜肉背的那口黑锅

首先来看事件本身

“开学第一课” 遭遇口碑滑铁卢

变成家长的“开学第一骂”,骂的是什么?

第一,不守时,光明正大地让准时守候在电视机面前的家长和学生看了15分钟的广告;

第二,广告内容与国家的政策背向而驰;

第三,节目编排有问题,主题不明,“小鲜肉”占比太大,无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针对“娘炮”小鲜肉的只是问题其中的一部分

而且不是根本性的一部分

而遭受到批评质疑之后

节目方没有辩护没有反省

直接一口大锅扣到了“娘炮”身上

明明是节目方编排的节目也是节目方请的人

却率先打击,宣布禁用,重点旁引

使得话题持续发酵

挣得几多大快人心,吆喝一片

这吆喝我就想问节目方您挣得亏心不亏心

你觉得小鲜肉冤不冤?

“娘炮”之争

“娘炮”这个词,跟“男人婆”、“女汉子”、“剩女”一样

隐隐散发出偏见及不怀好意的意味

先不谈对人的尊重和审美的多元化

从古至今

性格偏阴柔的男孩子从来就不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比如“君子如玉”这个让人如沐春风的形容词就可以看出

大家推崇的男子形象从来就不只是棱角分明的肌肉汉

媒体对“娘炮”的极端化描述

“他们看起来性别模糊却妆容精致长身玉立却如弱柳扶风,

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

他们既在电影电视中这样演

在综艺节目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入戏’……”

长身玉立是爹妈给的优秀基因,

多数人都是求之不得,有错吗?

他们虽然妆容精美,但并未弱柳扶风,

其中很多都身怀舞技,

一支舞练到纯熟的运动量远不是键盘侠敲敲键盘就可以想象

’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

这些为了综艺效果意外成为流行语的话

你用过我也用过

我们娘炮了吗?

我们是不是就没有未来了?

娘炮”误国

和“女人误国”“喝酒误国”一样可笑

小鲜肉本身就产生于娱乐圈,活跃于娱乐圈

图的就是给您学习工作之余逗个乐

有小鲜肉也有小戏骨,本质上并无不同

成年人除了少数心智不健全者,都能分辨两者的区别

不会把零嘴当正餐

孩子分辨力有限

自是应该有负责人的父母,高素质的老师

甚至是良性的社会环境加以引导,

只要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不是集体走偏

不管是娱乐圈还是手机游戏都担不上“误国”如此大的罪过。

再说回到“开学第一课”

当教育部发文让中小学生集体观看

这个节目就注定了应该与娱乐节目区别对待

节目方忽视了这一点,命题作文出现审题失误

盲目加大了娱乐和迎合的比重

图的不过是“孩子们高兴”

可是学习本就不是轻松的事情

让孩子们高兴是锦上添花却不是目的

家长的愤怒是有道理的

节目方却缺乏了反省的勇气

也或者说缺少承认的勇气

何止节目方,在利益的驱使下媒体丧失本心

不分场合滥用“小鲜肉”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没有底线地制造话题

今天没有了“娘炮”谁知道明天又给你造出来什么呢?

谁让主流文化话语权丢失,难怪娱乐化攻城略地了

可是兵临城下,靠骂能让敌军撤走吗?

唯有自己强大尔!

只有主流的健康的文化做好了推广

跟上了现代化的脚步,占领了高地

其他的快餐文化自会退守,哪敢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