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回婆家过年,是每年都纠结的难题吗?

啥是佩奇

近日来,《啥是佩奇》的视频在整个网络铺天盖地,随意点开手机,哪哪都是这脑回路清奇的视频与各样有关的报道、评论。

是啊,快过年了,广大的留守老人们又要开始忙碌了,在外打拼的儿子媳妇要带孙儿回家了,女儿女婿要回来探亲了。老人们孤寂的心,无不期盼着、期盼着,也总在心里琢磨着怎么让儿孙们吃好玩好。

对于儿子们而言,回老家,就是回自己家嘛,回自个儿老妈妈身边,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对于媳妇们,好吧,我得承认,我和我身边90%的女性朋友们都对那个老公的出生地没有多大的感觉。坦率地说,夫家的老家在村子里,而我是一直在城市里头生活的,对乡村生活是一百个不习惯。尤其是有了娃以后,老家的各种不便利,想起来心里都发怵。每次回老家过年都恨不得把自己的小家整个打包带上。而且我也觉得就那么几天,老人家们单是整理床铺和日后的洗晒都是很大的工程。两相麻烦的感觉。(呃,先别喷,接着往下看。)

而孩子是不一样。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玩乐对象,一群迈着粗短腿闲逛的母鸡,一头甩尾巴的牛,甚至苍蝇,都是新鲜稀奇的,脚下踩着各种不明物体依然跑得飞快,甩出两条泥管裤腿。而老人们,只是慈祥地笑着,哪怕熊孩儿们把他们整理整齐的柴堆抽散推倒,把农活工具各种拆装搞残,把鸡鸭鹅追得满天飞跑,他们都是开心的,嘴里嚷嚷着:跑慢点,跑慢点,别摔着咯。“

我尽量地收敛脾气,忍受着各种不适应、不方便,不去想干净卫生的事,实在受不了了,就在夜里去着老公一顿压低嗓音的控诉。尤其是平日在我们自己的小家庭里,长期坚持培养老公形成的一些习惯,一回到老家他就原形毕露。还有,还有。。。。。。

但是,我知道,我的不适应不习惯,是老公的习以为常。平常已经没有在老人家身边,做儿子的心里已经很愧疚,过年了,就想着多陪陪父母,再多陪陪。一年到头的,老人家孤独地生活,不能享儿孙承欢膝下之悦,过年了该热闹团圆的喜庆日子,我还怎能因一己之私而让老人家继续孤单着?不过就这么短短的几天时间,我有什么理由去苛求?

头一两年里,借口孩子幼小,借口环境不熟悉不懂操作。嗯,我是可以废掉一盒火柴也打不着灶炉的主,所以我基本是衣来张手、饭来张口。渐渐的,我对老公原生家庭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也实在不忍心看着年迈的老人家佝偻着身子张罗一大家子人的吃食,慢慢地干点收拾布置的活,尝试着用我的方式去为大家做点什么。原来,融入就是最大的收获!无形的隔阂在减少,因为我的承担让大家都更轻松更自在,因为我的拾掇让家里更整洁美观,因为我的改变让老公笑容更灿烂,因为我的融入让孩子更活跃。

过年了,老人家们,老家,不用知道啥是佩奇,我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