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多种用途战斗轰炸机,具有特殊外形,空气动力和战斗性能俱佳

战斗轰炸机还有另外一些名称,如歼击轰炸机、战斗攻击机、双重任务战斗机等等。不论叫什么,它的主要用途皆有两个,一个是打飞机,一个是扔炸弹。

F/A-18大黄蜂战斗机

属于这种类型的飞机,已经在服役并将服役到21世纪初的主要有美国的F-15E鹰式双重任务战斗机、F-16E隼式轻型战斗机、F/A-18黄蜂式舰载攻击机;有英国的"狂风"GR-1多用途战斗机、美洲虎GR-1攻击/教练机;有法国的幻影F-1战斗/攻击机;有俄国的苏-24歼击轰炸机。90年代中后期服役的有美国的YF-22战术战斗机;法国的"阵风"多用途战斗机;有英、德、意合制的"高机动性战斗机"等等。

一、多用途战斗机的特性

这些战斗机各有其特殊的外形,空气动力性能和战斗性能,但它们共有的特性:

美军B-1B轰炸机

一是多功能。这是它们的先进性所在。以往的轰炸机、多数只能攻击地面目标,在需要它们截击敌方飞机时,由于它们本身比较笨重,飞得也不快,就难以胜任。以往的战斗机.多数只能打空战,挂的炸弹很少,而且也不装专用的轰炸瞄准设备。即便用其去攻击地面目标。投弹的准确性也很差。战斗轰炸机则集这两种飞机的功能于一身。挂上炸弹能攻击地面目标,挂上空空导弹能攻击空中目标。

F-15战斗机

二是航程远。飞得远是人们对航空器的一项永恒的追求。以前的战斗机由于载油量少飞不远,不能深入到敌后去。许多轻型轰炸机当载满炸弹时,就得少载油,本来有一定续航能力,为此也降低了。新型战斗轰炸机增加了载油量,降低了耗油率,并且具有空中受油装置,这样一来"腿"就长了。F-15鹰式战斗机,不进行空中加油也能往返1000公里。YF-22比它增加了300公里。如果算上空中加油那就更远了。由于航程增大,战斗轰炸机可从几千公里之外的基地起飞实施空袭,这样既增加了空袭的突然性,又使自己的基地远离敌方,减少了遭敌机空袭的机会,因而也更加安全。

美军B-2轰炸机

三是全天候。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许多飞机都冲破了云雾和黑暗,能在各种气象条件下起降和航行。但用轰炸武器攻击地而目标和用航空火炮及空空导弹攻击空中目标还要受到很大限制。由于现代高性能战斗轰炸机装备了更先进的惯性导航仪、地形跟踪雷达、激光照射器、激光测距器、微光电视系统、前视下视红外系统等等光电设备,因而能在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和执行轰炸任务。在陆、海、空军联合作战中,很少出现由于天气不好空军来不了的情况。敌方再也不能企盼夜幕降临或云雾遮盖而喘口气了。

F-16战机

四是短距起降。喷气飞机问世之后,起降滑跑距离越来越长,必须有2000-3000米甚至更长的跑道供其使用。这样一来,航空兵基地在土地价格暴涨的条件下越来越难选造。在战争情况下,机场又是对方攻击的首要目标,一旦跑道遭到破坏,地而上的飞机就起不来,天上的飞机也落不下,空战就是一个大间题。高技术战斗轰炸机采用大功率发动机,加大厂推重比,只要400-600米的跑道就能飞得起来。1990年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来华表演,F-16飞机仅仅滑跑了300多米就仰起机头直冲蓝天。由于采二元喷释矢量推力、主动控制起落架等技术,再加上大型减速伞、它们降落后仅滑跑600米就停下了。这不仅使许多跑道短的机场能够使用,即使在受到敌机空袭后,利用残存的一段跑道,仍可起降飞机。

美军F-22第五代战机

五是突防能力强。轰炸机空袭敌后目标,要突破对方强大的防空体系,首先要躲避对方的雷达,推迟被对方发现的时间,其次还要躲避对方战斗机的拦截;最后还要躲避对方炮火和地空导弹的射击。这对以前的轰炸机来说是十分困难的。而高技术战斗轰炸机具有高机动性能,升降十分迅速;速度快可缩短在敌区逗留时间,普遍装有电子干扰自卫系统。当敌战斗机跟踪瞄准时能够干扰敌机火控雷达,能够及早发现尾后的威胁以便机动躲避。特别是隐身战斗轰炸机,使对方雷达很难发现。由于这些飞机都装有地形回避雷达,在低空飞行时能避免与地面障碍物相撞,可以放心大胆地采取低空突防。由于隐身技术和压制对方雷达的效果增强,第五代战斗轰炸机的突防将更加简单。

美军F-111轰炸机

六是挂载能力强。多载炸弹,能载各式各样攻击武器是高技术战斗轰炸机的另一个优势。现役的战斗轰炸机有效载弹7-8吨,比第三次大战的重型轰炸机载的炸弹都多。例如美国的F-111战斗轰炸机载弹13.6吨,比二战时最大的号称"空中堡垒"的B-29载弹还多4.6吨。

二、双重任务战斗机F-15E

F-15E是F-15制空战斗机发展而成的,以对地攻击为主要任务。在加大纵深攻击能力的同时,仍保持原有的空战能力,是双重任务战斗轰炸机中的佼佼者。其主要特点是载弹量大,对地攻击能力强,作战半径大。

F-15E战斗机

F-15E安装了新的高分辨率火控雷达,对目标的分辨率明显提高;它还安装了一台中央任务计算机,其容量比F-15提高3倍,运算速度提高3倍;为使其能在夜间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它安装了"蓝盾"夜间低空导航和红外瞄准吊舱;还安装了具有自动地形跟踪功能的飞行控制系统和具有精确导航能力的环形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

F-15E战斗机

值得一提的是,F-15E上安装了一种被称作"灵眼睛"的瞄准系统——飞行员头盔式信息显示和目标选定瞄准系统,这是美国80年代末的高科技成果。有了"灵眼睛",飞行员只需按动一个按钮,中央计算机就会立即输入飞行员头部转动的角度,并命令机载雷达和武器脯准系统对准飞行员头部转动的角度,去锁定目标,整个过程只需1秒钟左右。"灵眼睛",还有预选功能,如果飞行员在空战开始选定了一个攻击目标,飞行员又转头去观察其它目标,这时,"灵眼睛"就始终盯住第一个预选目标,并随时向飞行员显示第一个预选目标的位置、距离和航向等数据,及时提醒飞行员适时对预选目标进行攻击。"灵眼睛"确实是F-15E的一宝。

F-15战机

F-15E的武器系统除了有1门5管航炮外,还有11个武器外挂点,可以挂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集束炸弹和核弹,最大载弹鼓为11113千克(F-15为7260千克)。

F-15E保留双座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执行低空对地精确攻击任务。F-15B、D战斗机的后座舱是飞行教员的位置,而F-15E的后舱是武器操纵员的位置。飞行员专门负责飞行操纵和选择攻击目标,而武器操纵员则专门负责精确导航、精确标定目标和对目标实施攻击等任务。

三、"大黄蜂"F/A-18舰载战斗机

F/A-18大黄蜂战斗机

F/A-18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现役的舰载战斗/攻击机,能执行舰队防空或对地面/海面攻击任务。它于1983年1月正式服役后屡经战火考验。1986年,它参加了轰炸利比亚的"草原烈火"和"黄金峡谷"作战行动。在海湾战争中,有148架美国海军的F/A-18参战,主要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在空战中曾击落伊拉克的米格-29战斗机。

F/A-18不仅具有较强的作战攻击能力,而且它的维护、安全性能十分良好。由于采用双发、双垂尾和带边条的小后掠角机翼布局,因而其飞行特性也十分卓越。

F/A-18

尽管是一种十分先进的跨世纪战斗机,但它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却要依靠其它飞机向欲攻击的目标发射激光束,来引导F/A-18发射的激光制导武器攻击目标。这使"大黄蜂"在战斗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此,美军从1993年1月开始,悄悄地为F/A-18安装了一种秘密电子舱,称作"夜鹰吊舱"。1993年7月19日,8架安装了"夜鹰吊舱"的F/A-18秘密地降落在意大利的阿维亚诺空军基地。这种神秘的吊舱,无论在白天还是在夜间,均能可靠地为飞行员精确地指示轰炸目标。其工作过程是:F/A-18的飞行员先在远距离利用这个吊舱发现目标、并辨别要攻击的目标。当飞机接近目标时,"夜鹰吊舱"便自动追踪日标,井将目标的各种数据输入飞机的中央计算机中,飞行员根据计算机的指令发射激光制导武器。直至命中目标。"夜鹰吊舱"还可为中央计算机提供精确的目标资料,而过去则是由飞机上的雷达提供的。

后来,美军改进了F/A-18战斗机。改进后的机型称为F/A-18E/F。

F/A-18

新型的F/A-18E/F,延长了机身,加长了机冀,换装了2台加大推力型发动机。机翼下的外社点山每侧10个增加为17个,外挂的重量也比前机型增加厂约50%。F/A-18E/F除了换装相控阵天线来改进火控雷达外,还换装了先进的红外搜索跟踪装置,先进的电子干扰系统,具有地形基准导航功能的数字式地图计算机、先进任务计算机、GPS系统和多功能着陆系统。从外型上看,新机型也有明显变化,除了尺寸上的变化外,它的进气道由原来的半圆形改为向斜下方开口的长方形进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