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碰硬!11艘伊朗舰艇与美国军舰遭遇,波斯湾上演追逐大戏

文/冰火

沉寂多时的波斯湾海域,随着美国军舰和伊朗船只的相遇,而再生波澜。据路透社报道,4月15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的11艘船在波斯湾海域和美国的数艘军舰相遇,双方随后上演了一场追逐大戏。伊朗“先发制人”,未等美国海军反应过来,就兵分两路直接“杀将过去”。

一路进抵美国海军的主力战舰周围,让着眼于军事演练的美国军舰首尾不相顾;一路趁势“包围”相对弱小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快艇,让后者不得不做出规避动作。在两路大军的“合围”下,美国军舰“节节败退”,部分伊朗船只甚至一度越过了美国海军设定的安全区,10码(9米)的超极限距离,让美国海军惊出了一身冷汗。

不多时,美国海军就反应过来了,他们通过喇叭和远程噪音装置发出了爆炸声以示警告,并通过无线电和伊朗船只取得了紧急联系。大约一个小时后,伊朗的11艘船只才悻悻离开,美国军舰方才躲过了一次灾难。

伊朗方面做出这边动作,既超乎了美国的预料,也给后者的心理上造成了沉重的阴影。毕竟,伊朗“素有前科”,是中东为数不多的几个敢于直接和美国硬碰硬的国家。

1月8日,为报“杀将之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坐阵军事指挥中心,向伊斯兰革命卫队下达了反攻美国的号令。随即,几十枚战术导弹腾空而起,直奔美军驻伊拉克的军事基地。此役虽未造成美军方面大的损失,但也让美国“虚惊一场”,随即美伊两国从之前的暗中较量正式走向了军事对垒的历史前台。

此次美军舰携直升机在波斯湾海域演练,目的就是胁迫鲁哈尼政府就范。毕竟当所有的制裁手段已经用尽,美国就只剩下武力征服这一个选择了。只是让美国未曾预料到,伊朗竟然敢采用这种类似于“自杀”的方式直接发动“攻袭”,这充分说明了美伊之间的矛盾急剧恶化,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

对于美国而言,保障波斯湾海域的航行自由,就是保障美元—石油体系的基石的完整。从美国历次针对伊朗的反制动作来看,其都将着眼点放在了掐断伊朗石油输出通道方面。简单说,只有让伊朗无油可输出,让伊朗的海军龟缩于霍尔木兹海峡以内,美军在波斯湾的安全就能得到根本保障,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伊朗深谙美国的战略意图,自然不会坐视美国的奸计得逞而无动于衷。因此我们看到了,伊朗一改之前的被动防御策略,转而积极地向美军“发动攻击”。所谓的11艘船只针对美军舰的“突袭”,或只是伊朗反制美国计划的一部分。

换言之,随着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日益加深,伊朗主动反击的概率将逐步增大,美国已经将自己绑上了中东的“战车”。需要注意的是,伊朗在“内无粮草、外部援兵”的情况下,极易丧失定力,做出不理智的动作。

目前,伊朗境内感染人数位居中东各国之首。而且随着鲁哈尼的多个同僚的不断确诊,伊朗的局势有些不妙。按照媒体的话说,伊朗在疫情失控的情况下,极易和给自己带来噩梦的美国产生直接的冲突。这就解释了4月15日两国军舰“追逐”事件发生的原因了。

总的来说,在新冠疫情肆掠的大背景下,美国为了保持国际合作抗疫的大格局,断不能主动刺激伊朗。轻则,可能让两国直接擦桥走火,重则或导致美伊发生战端。这点相信特朗普心知肚明,对此将不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