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女友》:我绝不要死于一事无成


我的天才女友

即使我们无数次被引诱,去卸下我们的防卫——

出于爱,出于疲惫,出于同情或者好意——

我们女性都不应该这么做。

我们会一寸一寸地失去我们已经争取到的东西。

——埃莱娜·费兰特


我的天才女友

文 / 山谷 杨大侠

1

在这五十年里,莱农无数次羡慕过莉拉

莱农嫉妒她的美貌,她的天赋,她的魅力与才华,嫉妒周围的男孩子都爱她。

莉拉是莱农最好的朋友,那一天,两个十二岁的女孩,手挽着手,逃课去看海。

逃离他们从未踏出的城区,在荒凉脏乱的路上一路奔跑向前,这是莱农一个人永远也没勇气做的事,但她相信莉拉有办法,她总是能算好每一步。

不久,雨开始不断地落下来,打湿了她们的衣衫和头发。

莱农还要往前走,但莉拉却退缩了,去看海本来是她的提议,但她却折回了家。


“那不勒斯四部曲”

2

上世纪中叶,在意大利一个叫那不勒斯的地方,到处充斥着暴力和贫穷的味道。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意大利还散布着法西斯的残余力量,一波又一波的工人运动,夹杂着各种思潮,将这里搅得一团糟。

在这片破败的城区里,有人在睡梦中被杀,有人在凌晨被抓,女性的地位更是卑贱,要么早早嫁人,生养一堆孩子,要么沦为男性的玩物,被随意玷污。

有多少人如蝼蚁般地生活着,没有面包,也没有尊严。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就在这里开场了。

从第一天上学起,莱农就是勤奋努力的好学生。

可真正的天才却是莉拉,一个顽皮淘气的“坏女孩”。


莱农

莉拉在没上学前,就自学了读书写字;在学校里,可以毫不费力地将所有人甩在身后;甚至在能完胜的竞赛中,她可以迅速在脑中算计好每一步,做到不赢也不输。

她谁也不怕,常常反抗老师的命令,甚至和比她大很多的混混对打。

门房的女儿偷偷羡慕着鞋匠的女儿,莉拉总是那么耀眼,那么坚定,脑海中充满各种各样的想法。


莱农合莉拉

3

有一次,莉拉买了一本《小妇人》,她和莱农一起看。

书翻了一遍又一遍,她们都太喜欢了。

莉拉知道《小妇人》的作者赚了很多钱,而她们都太穷了,没钱买课本,付学费。

放了学后还有做不完的家务,街坊邻里的争吵、斗殴,混乱的吵嚷声,将她们紧紧拽在童年的残酷泥沼中。

“我们一起写一本小说吧。”莉拉提议说。

莉拉很有天赋,她当时试着写出的小说,以至莱农成年后再读,都觉得惊讶。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

莱农的父母同意她继续读书,莉拉却被父母从窗户中扔了出来,她就要辍学了。

从那时起,莉拉就不好好听课了,她故意将考试搞砸,还常常逃课。

后来他父亲觉得愧疚,又同意她去上学了,但莉拉说什么也不愿意去了。

当时,她们的奥利维耶罗老师,很惋惜地对莱农说:

“你知道什么是庶民吗?当庶民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假如一个人想一直做庶民,那他的孩子、孙子,都会命若草芥,不值一提。”


奥利维耶罗老师

4

莱农进入了中学。

但她开始觉得,自己才是那个失败者。

她终日面对的,只是沉闷乏味的功课,还有老是不及格的成绩单。

可莉拉的生活,却越来越有声有色。

虽然她在父亲的鞋店里帮忙,但她总是走在莱农的前面,偷偷地自学。

莱农在学校里学不好的拉丁语,莉拉会;莱农还没学的希腊语,莉拉已经懂了很多。

莉拉还经常独自借书来看。图书馆奖励优秀读者,莱农得了第五名,前四名的名单是莉拉一家人,而实际上只有她会看书。

有一次,莱农去她的鞋店,她悄悄展示了自己设计的鞋子图纸,还计划以后开工厂,专门生产自己设计的鞋子。

莱农记得两人的承诺,便问她:“还要靠写小说发财吗?”

莉拉摇摇头:“要想有钱,还是要做生意。”

她变得越来越漂亮了,男孩子开始死缠烂打地追求她。她为了摆脱其中一个公子哥儿,就答应了肉食店老板的求婚。

那几年,莉拉在整个城区出尽了风头,各种新潮的衣服,戒指,项链,收的礼物不计其数,未婚夫开着豪车载她出门,大家像看电影明星一样,路上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望着她。

最后,他们举办了隆重盛大的婚礼,整个城区都轰动了。

莉拉像公主一样嫁了人,而莱农却不得不啃着书本。

她长了许多青春痘,眼睛也近视了,这使她觉得自卑,就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和人接触,只是拼命地学习。

莱农时常也会动摇,她也想像莉拉一样,像其他普通的女孩子一样,恋爱,结婚,生子,轻而易举地拥有她需要苦苦奋斗才能拥有的东西。

但只要一想到肮脏的地板,互相争抢的人们,粗俗的祝酒词,她就特别不甘心:

“我希望从那个世界中脱离出来,那个罪行累累的世界,还有那些我认识的人,我爱的人:莉拉、帕斯卡莱、里诺,所有人,血管里流淌着怯懦和顺从的人们。”


莱农

5

婚后的莉拉,生活在崭新宽敞的楼房里。这里有吹风机、电话和冰箱,还有洗泡泡浴的浴缸,但她却没能继续梦幻中的童话。

一结完婚,她就发现,自己的绅士丈夫是个粗鄙不堪的人。

她厌恶极了,总是与他争吵,结果他丈夫的耐心也被耗尽了,对莉拉动不动就是一顿毒打。

可莉拉并不怕他,她要反抗,要挣脱,想各种各样的方法报复他。

莉拉和其他男人调笑,以此激怒丈夫;她像个先锋艺术家一样,对橱窗里自己的画像,肆意破坏;她极力逃避怀孕,使邻居们说丈夫闲话。

他们的婚姻就是一场相互的毁灭,莉拉要战胜他。

直到那个夏天,莉拉拉着莱农去海边度假。她们遇见了尼诺——莱农从小就暗恋的男孩子。

他高大英俊,有满腹的才华。

可是莉拉就是有种魔力,即使只有小学文凭,也能够让周围的人为她折服——

尼诺疯狂地爱上了她。

两人迅速同居,莉拉怀孕了。

后来,她觉得厌倦,就赶走尼诺,和丈夫也结束了无休止的战争。

她带着孩子搬走了。

有一次,她在街上推着婴儿车,碰到了奥利维耶罗老师。

老师严肃地看着孩子,对她说:

“你注定要做些大事儿。”

“我已经做了:我结婚了,生了一个儿子。”

“这每个人都能做到。”

“我跟所有人都一样。”

她还是以前的她,倔强,坚定,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什么也不怕。

她在每一个泥潭里赤裸裸地迎战,她要以暴制暴,而不是转身逃离。

但,莉拉只能是“庶民”,拒绝救赎的庶民。

“她拥有才智,但她没有利用它为自己谋福利,而像贵妇一样在挥霍自己的才智,就好像对她来说,整个世界的财富都是庸俗的。”


6

莱农觉得无比心碎。

她最好的朋友抢走了尼诺,而她只能默默坐到书桌前,将日日夜夜都埋在书堆里。

“我要从自己身上发掘所有的潜力。我不能依靠任何人了,我永远也不需要任何人!”

她要逃离这里,她要去往未知的所在。

莉拉没能从那里逃出来,但她必须做到,她不想逆来顺受地活着。

她比所有人都努力,一睁开眼,就是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学习。

外面的繁华热闹都与她无关,陪伴她的,只有漫漫长夜里的孤灯。

高考结束后,她顺利地进入了比萨的一所大学。

生平第一次,她离开了那不勒斯。

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里,她见到了太多比她优秀的人。

一如既往地,她默默地竭尽全力。

教授的儿子喜欢她,周围满是精英的圈子欣赏她。

和他们相处,她觉得很自在,就像多年的老友,无所不谈。

她还出版了第一本小说。

之前和莉拉约定过的,莱农没有忘,她真的写出来了,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但她清楚,她远没有莉拉的天赋。

莱农相信,莉拉将来一定会写出一本了不起的书,让她看一眼就会否定自己所有的成就。

她迟迟没有等到莉拉的书。

半辈子就要过去了,莉拉带着孩子,和另一个叫恩佐的男人住在一起。

日子过得很艰难,她不得不在香肠厂工作。

莉拉在充满恶臭的环境里,带着伤口劳作,只为赚一点零碎的钞票。

但她没有被生活击垮,因为她是莉拉,她总是有办法。

她和恩佐,在累了一天后,要熬着夜学习计算机。

一个又一个夜晚的努力,使他们成为这片地区里,最早掌握计算机的人。

她又一次走在了莱农的前面。

莉拉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成功地开了一家公司,他们赚了很多钱。

直到有一天,她的女儿失踪,莉拉被彻底击垮了。

她陷入了精神崩溃,恩佐走了,公司倒了,她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所有人都做出让步了,经过考验、失败和成功,这种让步重新塑造了我们。只有莉拉,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改变她。”

莉拉与命运进行过多少次殊死搏斗争啊!

她一直是莱农眼中的天才女友,她相信只要迎击就可以胜出。

可是,在沼泽里,越是扑腾,只能越陷得深。

从始至终,莉拉都没有踏出那不勒斯一步。


7

后来,莱农嫁给了一位大学教授。他们生了两个漂亮的女儿,在离那不勒斯很远的地方生活着。

她始终没有停止自己要做的事。

这许多年来,她写了一本又一本的小说,尽管也经历了不少的风雨:和丈夫离异,和尼诺走到一起又分离;她的作品经受着各种非议,但她在努力中变得越来越幸运。

莱农成了有名的作家,她的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遍布在各个国家。

“我吃了多少苦,经历了多少事情啊!每一步都好像要跌倒了,但我都挺住了。我离开了城区,又回到了那里,又成功地摆脱了那里。没有任何东西,会把我和我生的几个女儿拉下水去,我们都得救了,我没有让她们任何一个沉沦下去。”

而莉拉,她没能走出来,她的儿子还在重复着她的命运。

奥利维耶罗老师在生前,曾对莱农说:

“莉拉小时候头脑的聪慧没有找到出口,最后她的美都展现在脸蛋和胸上,还有大腿和屁股上——那些美在这些地方都会昙花一现,就像从来没有拥有过一样。”

她已经不再羡慕莉拉了。


我的天才女友

8

半个世纪过去了,她们都已历经了沧桑。

那不勒斯比从前更热闹喧嚣。

莉拉消失了,什么都没留下,莱农找不到她。

她们只能靠电话和通信来维系几十年的关系。

有一次,两个人聊到了小时候的事,莉拉对她说:

“你走得越远,就会越自在。而我呢,仅仅穿过大街上那个隧道,我都会感到害怕。你记不记得,有一次我们想去看海,后来下雨了?我们两个是谁想继续向前走,是谁想后退?我还是你?”

两个女人,用一生的时间,在满是绝望和贫穷的世界里各自为战,可是莉拉的那条路,却是埋葬天赋的坟场。

一如波伏娃笔下,最沉重的叹息: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

“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其实这世界上,哪儿有什么天才啊?

只不过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那是其他人用一辈子努力都难以企及的。

然而,世界上还有一种比天赋更可贵的东西,那就是——信念

莱农以毕生的信念,终于战胜了莉拉的天赋。

当然,这是在莉拉降服于诱惑的情况下。

但是,就算这个故事是另一个结局——莱农凭着信念奋斗一生,仍然没有摆脱贫苦的命运,仍然没法离开臭名昭著的那不勒斯,仍然过着籍籍无名的一生,但她会后悔吗?

不,她不会。因为生命真正的高光,正是来自于孤独、汗水与无数日与夜的加冕;结果是怎样,那就交给命运吧。至少,我这辈子奋斗过、努力过,我对得起所有时光,我无怨无悔。

所以,如果你有天赋,请不要葬送它,不要让它降服于诱惑,不要辜负所有人的期待目光。

如果你没有天赋,请秉持一份信念——

我还有呼吸,还有心跳。

我的路还有那么长。

我,绝不要死于一事无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