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际行动践行儿时的诺言——商丘市中医院援鄂医疗队杨亚飞抗疫日记

杨亚飞是商丘市中医院的一名女医务工作者,也是援鄂医疗队其中的一员。她用日记,记录下抗击疫情最前沿的点点滴滴。

战前培训

现在的我,身在武汉。作为一名女医务工作者,我心里时常感慨:小时候老师问我们为什么要好好学习,我们总是会说“长大要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现在,我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儿时的承诺……

2月22日、23日,抓紧一切时间进行防护服穿脱培训。今天得知我被分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团队,将和李兰娟院士团队一起工作,感觉自己好幸运。

下午2点,李院士对我们进行了培训,她说:“我们以后会成为一个团队,大家一起奋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让他们能够渡过难关,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好自己。”这位73岁的女院士,本该颐养天年,但在祖国有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这一刻,我不禁肃然起敬。

培训结束后,我经过深思熟虑,诚挚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

投入“战斗”

经过几天的培训和考核,终于要进了病房,我既兴奋又激动,同时也有许多不安。兴奋的是能有机会和国家级的医疗团队并肩作战,这是一次提升和学习的机会。激动的是,今天我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作战了。不安的是,和李兰娟院士团队这么优秀的团队合作,担心工作能否胜任。

早上6点30分,班车把我们从住宿的地方带到医院。我被分到了武汉市人民医院东院区4号楼3楼CCU工作。一切听从护士长的安排,中午负责疫情记录等工作,下午上消毒班。过程虽然很繁琐,但是好在已经训练了几天,不至于手忙脚乱。

第二天照旧早上6点30分出发去上班。今天本院的老师给我说了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对之后的交接班任务进行了安排,他细心地给我讲解值班的计划、内容和各种呼吸机、仪器的使用方法。大约10点,我一个人正对患者进行护理,突然感觉自己头晕目眩。为了不耽误治疗,我忙喊了旁边的一位战友帮忙,她立即接手了我的工作,帮我舒缓不适。还好,我有惊无险。每次四个小时的轮岗,虽然劳累,但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我也渐渐适应了这种紧张的生活。

我非英雄

几天的实战,自己渐入佳境,不再手忙脚乱,学会了更加沉稳,也更加坚强。这些天,市领导和院领导慰问了我们一线的队员们。有人说我们是英雄,不是的,我们只是在做本职工作,做应该做的事情,我只是大众中的一员。

细想这几天,武汉并没有那么可怕,对我们来说只是工作的地方换了,工作时穿的防护服多了。这几天新闻说国外的疫情严重了起来,这是在给我们敲警钟,病毒从来没有走远,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愿疫情早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