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的专线,出路在哪?

唱衰的专线,出路在哪?

原创 竹云话物流 物流天天见 今天

佛语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或许,身为专线物流从业者唱衰专线确实是不应该的,可事实上目前看到很多微小型的专线在继续挣扎着,感觉说真话比恭维话好更实在点。。。当然,悲观主义者固然可恨,但是盲目乐观也是有点悬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危机感强烈些始终会胜过温水煮青蛙的可怕。所以在看完各种速食快餐似的营销号的新闻后整理出了这段文字,希望能有所价值和意义。或许,这可能也是我会坚持码字的动力——不一定想法全部是对的,也不一定会深得太多人的喜欢和关注,也不一定就是能够真正给自己带来效益的一种坚持,但是人的一生的意义——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 呢?不奢望人人会记得你,但是起码在物流的世界里有过 这么一段际遇。。


人生路漫漫,从2010年一片空白到干省内零担门店,再到省外的干线专线门店。可以说,在专线板块算是一直捆绑在门店中,无论是从曾经的创业到如今的上班族,从经历代收货款的各种财务到如今门店的种种繁琐的事情。可以说,干零担物流的专线物流生活是非常繁琐和忙碌的。当然,也有很多让你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一些知识和理念。老师可能会根据一些教材告诉你什么叫做管理,可事实上在物流的世界里实践才是更好的试金石,他们会教会你做人,做事,如何做好业务等等。当我们抱怨我们的客户太过于刁钻时 ,事实上很多客户都会以其的方式教会你为人处世——包括诚信问题等等。其实,真正做得好的专线老板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人品好,诚信第一,然后服务理念都强,重视客户第一体验感的企业虽然受市场冲击力也有,但是受压能力明显比部分小微专线强。即便客户会以各种理由对整个行业来杀价等,价格不变,雷打不动的客户依旧存在。由此可见,专线的生存始终还是和自身的发展和管理有关的。抓住重点,精细管理还是有一定空间。当然,也要看你如何生存。。


昨天进入一物流微信群聊天,有一好友吐槽“专线老板宁愿花钱吃饭喝酒打麻将,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在请客和应酬上面,也不愿意花一点钱来针对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对员工进行培训”,有的观念则是“专线宁死也不改变”,还有甚者则是“想改的都已经改了,不想改的,也没有机会了”等,说实话,唱衰专线且认为专线不思进取的较多,而且业内还有更直接的说辞是:“专线物流整体走向萧条已经成为了趋势了”。其实说实话,在被讨论了多年后,变化都是潜移默化。虽然行业整体上已经对很多大三方或者更牛的一些快运甚至是厂家而言专线的代名词就是一个“便宜,速度快”。尤其是那种点到点的比快递快运的实惠,可能也是至今不死不灭的原因所在吧。然而,随着快递和快运企业的一些布局的发展,有朋友爆料:快运,快递行业为了生存不仅仅是在做价格战,还有更厉害的厮杀。目前武汉某地区为了对标某能无盲区派送,为了收到货,某通,某世,某达都要搞乡镇派送,所以以前有些存在于专线的小件零散货也开始变得少了起来——尤其是针对300公斤以内的,隶属于偏远乡镇的优势明显。而且,目前部分快递公司要抢货量,价格之间和快运继续厮杀中。未来,迎接专线的则是快递,快运厮杀,三国鼎立状态。撇开大型的专线平台而言,就是虎狼相争且在其嘴巴下夺肉的形势下苟延喘息,未来之路衰大于荣盛。即便再乐观的专线面临的也是一场恶战。。那么,在唱衰之下,出路在哪呢?


一,抱团取暖,拥抱平台

虽然这个也是重复走过了不少的弯路,联盟,联营,撇开已经倒下或者消散的一些企业或者平台,至于细数的联盟企业就不做谈论。目前已经有了其规模和气势的聚盟,三志,德坤等等,借助平台的某些优势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单打独斗的企业生存愈来愈困难。对于平台之风,可以说是此一时彼一时。昨天不合适的不一定代表今天不合适,而未来专线联盟,联营等依旧会死灰复燃,平台趋势无法阻挡。

二:走精,专路线。

比如从事服装物流,医药物流,食品物流的专线等都有其一定的优势所在,虽然有些外来者会考虑侵入其中掠夺市场,事实上经过长时间的业务资源积累和沉淀后,专注于精与专的类似群体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反倒受到市场冲击后变的 更加理智,管理上更趋于精细化,最终立于不败之地。大而全看上去固然可爱,但是部分小而美的日子还是有滋有味。小而美注重管理,完善服务的基础上有一定抗力。


三:注重客户体验,展开个性化服务。

在这一点上,部分快运企业似乎比专线意识稍微明显一些,而且目前专线的短板大多数是在15-300公斤以内的偏远乡镇配送问题上,大吨位的优势依旧明显。所谓扬长补短,除了在吨位货上面做文章外,小件物流的提送货问题在未来该如何解决?是以专线共配还是利用和长线运输,短线走快递配送结合的方式进行协作走还是和中转公司做成一票到底模式值得摸索。当然,这两条路都是路漫漫而又坎坷。。除此之外,再就是关于提送货的一些方面改变。专线的服务提升做文章,无非就是装货,码货,运输货物,提送货配送服务及客服服务(查货,查款,处理异常及理赔等)。各个环节之间是否能够做到一票到底,一查到底,及时反馈都是重点。


四:开发和寻找新的货物渠道。

大多数专线目前都是缺货,通过一些企业或者大小三方供货,包括为一些快运公司的部分偏线做运力服务等,价格上几乎是没有太多话语权,也没有太多优势,目前有部分专线老板在摸索通过渠道直接承接一些电商或者平台订单,比如某多多,某音上的订单,所以可以考虑开发一些线上货物渠道。这些只能作为参考,但是不是主体。开发一些固定的小微企业业务和商贸物流业务始终还是专线的主打曲。单纯依靠黄牛,大小三方卖货的日子因为利润压缩等问题日益艰难。

五:打造口碑和品牌,创新与变革,寻找增值服务空间

,在这一点上,对于专线而言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那就是努力尝试多元化发展,利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打造企业自身的品牌和口碑,在行业中塑造其品牌和服务,再将服务继续延伸,比如替客户包装或者打包装,提供除了运输之外的增值服务或者做成小微企业供应链环节的重要运输桥梁,货物时效,运输质量和服务都能优于一般专线。以软实力超越一般专线,为自己拓展生存空间。

最后的话,突破传统瓶颈,努力创新。在务实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和改变,做好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还是有一定存活之间。不要把你当做仅仅只是客户的运输商,而是当做合作伙伴,供应商一样的态度和企业共同存活的理念,相互之间互相依存,融入。无论是一票到底还是门到门终端服务都能以快,好的服务做下去,存活空间大。当然,大鱼吃小鱼的现实肯定是有。唱衰的专线,立足之本还是需要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