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期货价格跌成负的,理性为什么不管用了?

2020年真可谓“奇迹年”,很多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接连发生,而纽约石油期货价跌到负数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4月21日,WTI原油期货5月的合约最低跌至-40.32元,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

West Texas Intermediate (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WTI作为基准。


负数,意味着如果你交割一批油,期货商不仅不向你要钱,还要倒赔给你钱。

在中国疫情还严重的时候原油期货价格就猛跌过。当时一个同学认为是抄底时机兴奋杀入,结果今天早上起来割肉。


我想当时认为是抄底时机的人恐怕并不少,而且也几乎不会有人相信油价能跌到负数——

从归纳法来看: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从演绎法来看:石油具有开采成本,石油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是重要价值,可以合理推断出其价格至少不会等于0。


这是非常理性的思考吧?但是理性在此刻似乎不管用了,价格就是跌到了负数。

其实原油期货价跌成负数,原因说来也不复杂:

油价虽然是负的,但是使油产生价值的一切环节(主要是运输和仓储)不是负的。

也就是说,如果石油要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在现代社会并不仅仅取决于油本身,还取决于其他环节构成的产业系统,以及与该产业系统密切合作的流通渠道,和进一步消化这些资源的终端。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大概就像人体固然需要葡萄糖作为基本能量供应,但是也需要各条血管输送葡萄糖分子,并且连同一起运送的氧分子在磷酸腺苷作用下分解产生可被利用的能量;而直接把葡萄糖撒在人体器官上并不能产生可被利用的能量。

石油也是啊!仅仅有石油本身,并不能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个人需求满足的价值。

因此油价降低反应的实际上是与油配套的一系列环节(主要是运输和仓储)价格在不断升高。

因此看油价,不能孤立看油本身,必须看到整个产业系统,以及与该产业系统密切合作的流通渠道,和进一步消化这些资源的终端。

这其实反映了现代金融、货币和大宗商品需要复杂协作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现代社会就是这样,因为高度互相嵌入、高度合作而高效率;但相应地也高度复杂化,进而高度脆弱化。

大宗商品已经早就不是过往的大宗商品。

在以往,商品天然具有价值,只要商品存在价值就不会降到0;但是在协作社会(高度协作更显著),商品价值就只是价值体系中的一部分——这当然很好理解,要不然广告、流量这些东西就不会那么贵甚至不会存在。

但是人是一种“眼见为实”的动物,习惯于对可见、可感的东西给价,因此往往会把实体的、对自己需求满足最显著的商品当成价值全部,或以商品作为价值代表,这样一来就容易忽略组成这个价值系统的其他要素。

一个价值系统中,过于关注某一部分价值而忽略其他,这种现象我称之为“价值盲视”。

这种盲视在现代社会几乎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分工越多、满足需求的类型越多,这个价值体系就越庞大,真正做到足够客观、不盲视就必须花费更多精力获取各个领域的信息,即使这些领域看似跟自己直接接触的领域无关。

这个“看似无关”,实际上是没有打通其他领域与自己接触领域的信息、逻辑通路。

但是现代社会这些通路太多了,而且互相关联形成高度复杂网络,各自性质、权重和互作用关系简直是混沌一片。

所以前面说的“归纳”、“演绎”,那种简单理性就行不通了;

甚至用线性方程建模的理论也不太行的通,这种复杂网络需要用非线性方程描述,而非线性方程的解不唯一或者不收敛,从而难以预测。

对于一般人来说其实也不用进行精准预测,但是简单理性的思维可能不行甚至有害,需要逐渐适应复杂性思维:

按照前面所说的“归纳”、“演绎”,会产生理性上把思路打通的“安心”和“满足”,处在一种“享受理性”的快感之中。

这种感觉会让人陷入“已经被自己的理性说服,其他人都不好使”的状态。


这种状态当然有存在的道理:一方面自己诉诸的是理性,另一方面其他人或信息纷繁复杂,看起来就“不理性”,不值得一看。

但其他人和信息也有其相应的理性。这些理性各自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维度,没有切身体验过难以理解,往往也不足为他人道哉,这是现代社会越来越撕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有不少朋友在炒股炒期货,他们往往博学而敏锐,但是要做到对金融市场比较好的预测,他们的博学和敏锐还远远不够,更何况有的信息普通人根本无从了解,比如:

为什么在明知道石油过量供应,石油本身降价都把存储设备挤兑得涨价,各大产油国还是要拼了命产油?

这个问题当然可以有很多逻辑自洽的理性解释,但是最接近真相那一个原因,一般人又怎么会知道呢?毕竟一般人不可能在沙特、俄罗斯、美国政府里面像幽灵一样飘动获取信息还不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