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铜川市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

阳春三月,正是草莓飘香的季节。在位于耀州区小丘镇原党村的铜川海升现代智能玻璃温室草莓栽培基地,工人们正忙着对刚采摘的草莓进行分装,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引进先进技术确保产品质量

与传统草莓种植不同的是,这里的草莓不是长在地上,而是吊在空中,密密麻麻生长在一排排吊架上,一眼望不到头。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在碧绿的圆叶下俏皮地探出头来,让人垂涎欲滴。

“我们的草莓日产可以达到2吨左右,采摘期可以持续半年以上。主要以线下销售为主,疫情期间,我们创新了销售方式,在全市设立的56个平价蔬菜供应点采取平价销售,并和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线上线下齐发力,产销基本平衡。”铜川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雷彩娟告诉记者。

作为全国最大的草莓智能玻璃温室栽培基地,铜川海升现代智能玻璃温室草莓栽培基地是我市节能减排综合示范项目,完全采用荷兰先进的物联网中控系统,项目集“智能升降温管理系统、精准水肥循环系统、基质吊架立体栽培系统”等高科技手段于一体,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安全。

自动化现代管理模式提产值

春光明媚,果花芬芳。走进海升千亩高标准现代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一股沁脾花香迎面袭来,在生机勃勃的苹果树枝叶间,一朵朵粉白的花蕾正在争相吐蕊,勤劳的蜜蜂正在花间穿梭授粉,漫步其中,犹如遨游在一片花的海洋。

在这片示范园里,种植的都是优选米奇拉、蜜脆、澳洲青平等全球优良品种,全面引进苹果矮化密植技术、全球先进的精准水肥管理系统以及全新的机械化配套系统,使打药、喷灌、除草、采摘部分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实现了苹果产业的标准化、机械化、品牌化运营。和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新模式下,从品种到苗木,再到种植各环节都得以升级,次年就可挂果,3年丰产,亩产5吨,亩产值达5万元,推动了果业的供给侧改革和产业链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产业价值。

创新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公司在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探索“三变”推动、就业促动、产业带动扶贫新模式,不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我在海升打工有三年了,我家就在跟前,农闲就过来打工,一天能挣八九十块钱,这一项就给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家住原党村的王莉一边装草莓一边说道。

像王莉一样来自周边的村民有200多人,贫困户有90多人。他们一有空闲时间就来公司打工,这样既不耽误农活又能挣钱、照顾家里。

“公司成立6年来,带动小丘周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通过土地流转、吸收就业、农民入股、利益分红、职业农民培训、推广示范园技术等形式,带动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867户。”雷彩娟告诉记者。

同时,公司通过人才培训、技术观摩、示范等形式,把当地种植能手培养成产业化工人,已使700多人实现农民向工人身份的转变。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对周边地区农户的苹果、樱桃、草莓进行了技术推广,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步伐。

倾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

铜川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技术引领、高效益经营,从源头构建绿色安全产品的产业基础。从现代农业高科技苗木孵化中心“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区到苹果、樱桃优质化果品种植,再到二产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及储藏保鲜、分选包装物流一体化,然后到三产农业旅游、休闲一体,已经完成了一期千亩高标准矮化苹果示范园建设,二期50000平方米现代化智能玻璃温室项目,以及三期2000亩高标准樱桃示范园、3000亩苗圃繁育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进一步打造蔬菜水果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努力打造高科技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目前,该公司正在加紧四期铜川市海升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项目的建设。

据了解,铜川市海升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7.2亿元,占地面积283亩,包括NFC果蔬汁(HPP)生产加工、创新包装材料生产加工、高强度格架生产加工、防霜冻设施生产加工、防雹及防雨系统生产加工及服务6个子项目。项目建成后果品受益面积100多万亩,可实现产值20亿元,将对整个铜川果业产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通过四期项目的实施,将形成以苹果、樱桃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高端饮料研发生产、农资配套服务三大产业,推动当地产业升级换代,进一步培育壮大苹果、樱桃主导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就海升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建成后的重大意义,雷彩娟如是说。

来源:耀州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