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燃起一把火,烧出5000亿吨“黄金”,全世界26国密切关注

引言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光明和温度的向往从未减弱,而能否认识和改造自然条件,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别的关键。

在遥远的远古时期,原始先民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在偶然的一天,一场天降闪电点燃了森林。大火过后,人们发现了森林中很多动物都被烧死了,到处残留着零星的火苗。

这是人类第一次见到这种神奇的现象。这些红色的火苗,有温度,可以去除漫漫长夜的严寒;有光明,可以照亮前方的道路;有热量,烧熟后的食物居然可以如此美味;有力量,使得猛兽鸟虫闻之色变,如临大敌。

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学者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本原为火。在我国《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尸子》:“燧人上观辰星(各星宿),下察五木,以为火也。”这些观点体现出了中西双方的先民早已经认识到了火这种特殊的能源,并为其发扬了一定的文化。


01

今天的人们,仍然将火作为日常生活、生产的能源。火燃烧能够释放温度,可以作为发电的能源,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能源补给方式。

火能够烹饪食物,使夹生的菜肴能够健康地进入肠胃。火还可以作为现代战争的武器之一。

虽然火的用途广泛,可是生产火的的代价昂贵。一般来说,火的燃烧离不开氧气和燃烧物。传统的生火方式是钻木取火,后来保存火种的技术成熟了,就只需要伐木取火。木材的燃烧能够提供短暂且不稳定的火焰,但作为日常使用并不影响。但随着世界人口大爆炸,人类对火的总需求无限增加。大规模的森林被砍伐,肆意燃烧产生了有害气体等,都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挑战。

02

于是,人们开始另辟蹊径。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先民们已经发现了煤炭可以代替木材成为能源之一。他们掌握了煤炭开采技术。因为煤炭的供火效率很高,所以一直是人们沿用的重要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化石燃料可以作为稳定且强力的能源,并发明了石油。

化石燃料其实就是生物能。动植物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它们的遗体深埋地下,经过千百万年后形成了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客观上推动了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演进。然而,不管是木材、煤炭、还是化石燃料,这些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人类无休止地消耗地球资源,给人类自身带来了严重的能源挑战。

有些国家另起炉灶,开始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它们既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又可以为日常的生活、生产提供稳定、高效的能源。上个世纪,科学家们开创出了核能。核聚变瞬间产生的能量可以得到利用,用来造福人类。

03

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核能虽然是强力的新型能源,但其产生的核辐射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着毁灭性的影响。日本广岛被原子弹轰炸后,30年寸草不生。切尔诺贝利与福岛核电站的爆炸,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不可逆的破坏。这些事故让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是否能够完全掌握这股强大的能量。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也是能源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积极寻找新型能源,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惨淡经营几十年,皇天不负有心人。突然在中国南海燃起一把火,为中华民族点亮了希望之灯,烧出5000亿吨“黄金”,使得全世界26国密切关注。

这把火,就是可燃冰烧出的。中国在南海成功开采出的大量可燃冰,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它在燃烧时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可燃冰大多储存在深海和大陆永久冻土层中,开采难度异常之大。中国在可燃冰的开采上研究多年,并成为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之一。

结语

可燃冰的开采无异于黄金的价值。中国燃起的这把大火,相当于5000亿吨黄金。为此,某些国家想要购买这项开采技术,但我们并不能把关乎国家民生的技术轻易出售。这些技术的背后,凝结着我国无数科研专家的辛苦付出,是中国人民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卓越精神。

参考文献

《太平御览》

《论自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即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