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后,竟要补税10000多?怎么判定自己要不要补税

近期,优税猫在后台收到一条留言。

我2019年5月份换了工作,月平均工资约3万左右,在个税app办理汇算清缴时,提示我要补税1万多!是咋回事呢?


这是很明显的一个年度内从多处获得收入啊!

根据最新个税法规定,此类情况需要在2020年度的3月31日-6月30日期间进行个税年度汇算,并且可能会产生补税的情况。


跳槽为什么要补税?

在实务中,跳槽是比较常见的从多处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形。
个税的扣缴义务人是公司,员工换公司后,上家公司的累计所得并不会带到新公司作为历史数据,而是重新从低税率开始适用


2019年跳槽的,汇算清缴或将面临补税,优税猫用两个案例来解释。


案例解析一:无缝跳槽

2019年1至6月,小王在A公司就职,每月工资为10000元,“五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1500元,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

7至12月,小王跳槽至B公司就职,每月工资为15000元,“五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2500元,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

预扣预缴阶段,小王缴纳的税款为:

A公司预扣预缴税款=(10000-5000-1500-1000)*6*3%=450元

B公司预扣预缴税款=(15000-5000-2500-1000)*6*10%-2520=1380元

总计:450+1380=1830元

而小王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应缴纳税款:

(10000*6+15000*6-5000*12-1500*6-2500*6-1000*12)*10%-2520=2880元

汇算清缴时,小王需要补缴个税2880-1830=1050元。

案例解析二:离职后先待业,再重新入职

小王从A公司离职后,先在家待业两个月,待业期间自行缴纳社保每月2500元。9月,小王再去B公司就职。其他条件与案例一相同。

预扣预缴阶段,小王缴纳的税款为:

A公司预扣预缴税款=450元

B公司预扣预缴税款=(15000-5000-2500-1000)*4*3%=780元

总计:450+780=1230元

而小王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应缴纳税款:

(10000*6+15000*4-5000*12-1500*6-2500*6-1000*12)*3%=720元

注:待业期间,小王没有收入,但社保、专项附加扣除都是存在的。

汇算清缴时,小王可以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1230-720=510元。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

1.

无缝跳槽出现税率跳档的情形,也就是从低税率到高税率,汇算清缴就一定会补税。

2. 待业后再就业,会受工资薪金涨幅、五险一金等影响,需具体情况具体计算。


个人如何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税或者退税

在思考是不是要补税或者能不能退税这个问题前,需要了解个税补税或者退税是如何计算的。

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 = [( 综合所得收入额 - 60000元 - 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 - 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2019年已预缴税额

通过计算如果得出是负数,即预缴税额<年度应纳税额,则需要进行补税。

如果计算得出是正数,即预缴税额>年度应纳税额,则可以进行退税。

如果计算得出是0,即预缴税额=年度应纳税额,则无需进行退税或者补税。

所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进行补税或者退税,只需要

根据公式计算自己的预缴税额是否大于或者小于年度应纳税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