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撒尿素,你知道尿素的危害有多大吗?

每年都撒尿素,土壤板结严重,氮肥吸收很少,我们到底该如何改变这个现状。

尿素作为高氮中性肥料,特别适合作物叶面喷施追肥,但尿素生产过程中处理不当很易产生一种有害物质,这种物质叫缩二脲,国家GB15063-2009标准明确规定,尿素产品应在包装容器上标明以下警示语:“含缩二脲,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在购买尿素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包装上的缩二脲标示。

老百姓在使用尿素喷施作物叶面时出现肥害总是抱怨,认为是喷雾浓度过大造成的问题,其实不然,真正的原因是缩二脲含量过高导致的。特别是作为叶面喷施的尿素,缩二脲含量绝不可超过0.5%。

缩二脲对种子的发芽和作物的生长都会产生药害。据了解,当肥料中缩二脲含量高于0.5%时,不可作根外追肥施用;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对作物种子和幼苗均有毒害作用;浓度过高会产生盐害,造成烧根、烂根。

通过多年研究发现,在瓜果蔬菜上长期、单独、连续施用尿素,容易造成缩二脲中毒。因此尿素应与硫酸铵、碳铵交替使用,配合多元素肥料,协调作物养分。此外,尿素使用浓度不可过高,浇根浓度1%-2%,叶片喷施0.3-0.5%。

所以传统尿素长期使用,肥效降低、危害较大,还会生成氨气烧苗。

我们需要一些新型尿素替代现有尿素,期待国内外企业赶紧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