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沈大师

沈大师者,名巍,沪人也。壮为小吏,雅好观书,心在江湖。

其为人也,性节俭,长有隐忧,故公务之暇,多悲世哀。常于长江之边,上海滩上,拾物聚秽。同侪闻之,深以为耻;亲戚闻之,避之如蝰;权贵见之,如遇脑瘫;邻居见之,掩面窃笑。

大师茕茕独立,默然曰:吾非捡垃圾也,实吾拾人心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夫奇人人难识,异人多遭弃。大师自为我,久之,遂难容于俗吏,终以“沈氏病于心,难胜其职也”含禄而黜。

昔者,大叔恋少女,及欲告白,少女心已属他人。遂绝凡心,怀郁郁之意,素履而往,独身而流浪,学甘地苦行也。

观大师其人,衣褴褛而心超迈,头蓬松而神千古。行于魔都,若圣若颠,沧桑隐于内,故事藏于心,往事如云烟。方其弃于家人,忘于情人,讥于俗人,唯有书做伴,唯其神迥千古,遁世而无闷,真志士也。

大师行于大衢间,以天为屋,以地为席,以桥底为床,可衣者衣之,可食者食之,可鬻者易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寻常过客,或以癔者待之,其色不变,其心有微澜。

后得名,尝曰:吾昔为公吏,为守初心故,失其位也。昔者,我有士大夫之志,窃慕留侯诸葛之功业,然不得行于天下,唯有流浪苦行,此亦吾愿之所至,非吾不能谋稻粱也。

言毕,大师坐于街边,左手托《战国策》,凝神而读。虽举世聒噪不以为扰,纵俗世非之不以为耻。

旧书读毕,弃物所得,皆易之以为书,而其衣十年不换新。

寒去暑来,大师跫然无人知,茕茕孤影,诗书作伴,废物作妻,迩来,二十又六载矣。

己亥岁春,沪上杂花生树,群莺乱舞,江水渐暖,有客行于沪衢上,闻诵书之声。

其声清而亮,其气壮如牛,其文奇且法。客异之,遂趣观之,乃见一披发之老汉,坐于街边诵左传也。

遂与之清谈。大师侃侃而谈,出入经史百家,踔厉风发,口唾珠玉,舌灿莲花,论经济,谈掌故,纵横天下大事,指点浊世弊病,滔滔不绝如长江,绵绵有情如春雨。

客遂倾倒。

大师曰:“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天下之事,糜不有初,鲜能有终也。人如井底之蛙,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也。

客骇然,以为扫地僧复生。遂摄之于视频,推之于抖音,一时天下震动,大师席卷网络,人皆曰:大师在流浪。

一时,趋之若鹜者,纷至沓来。网红称之为大师,娈女就之若事富豪。自朝至夕,往来不绝,前呼后拥,攘臂而呼,若粉丝遇偶像也。

自此,大师昔日之清闲不可得矣。

某日,大师答毕,诙谐曰:昔日吾闻明星以名为扰,心疑之。今乃知名高为苦也。

又一奇女子,更以身相许,愿终伴大师,慨然以“师娘”自居。然亦不知其为名耶,为利耶。

不过一旬间,大师视频满于天下,隐私全无,遂又叹曰:欲名者,名不见闻;不欲名者,名见于天下,何其无奈耶!吾终愿归昔日,重守初心,无为人知!”

然闻名而扰者,如上海滩之潮,滔滔不绝。大师之言,满于天下,大师之名,满于抖音。大师之清闲,不可得矣。

沈大师有诗行于世上,然未证其真伪。其诗如下:

我仍然在流浪

垃圾分类,为了这个简单的理念

我流浪

我分出黄昏和百姓

我分出头颅和闪电

我仍然在流浪

我分出余生,和无数个

明媚的春天

我仍然在流浪

我的流浪啊,我心疼的大地上

多少人至今沉睡不醒

一只蚂蚁的交谈

这次,是一只蚂蚁跟我交谈

当我说到,很多年前

我也曾是个有工作的人

我背着粮食,从早到晚

当我们再次谈到那次归来

我说我不后悔

我推开门,家人都已经不在

而我很久前就预料到了

多年前的回忆

多年前,我也是个有身份的人

但是又什么用?

我跟你们始终有一条鸿沟

我的自由不在饭碗里

你看那垃圾箱里的东西

是我这些年来,满满的回忆

我叫它们宝贝,并给它们安置

像对待亲人一样

给我一件垃圾

我不要施舍

不要春风和美人

我不要光明,也不要赞词

只求给我一件垃圾

让我继续重温最初的念想

让我孤独地穿过人群

像那只羔羊一样

沈大师之诗选译

《垃圾》

青山飞鸟坚硬果,落叶树皮裹婴死。

毒瘾困窘世人悲,斗转星移见垃圾。

《流浪》

黄昏头颅出闪电,分出余生逐流浪。

明媚春天大地上,多少众生沉睡样!

《蚂蚁》

蚂蚁与我谈,背着身上粮。

我曾为官吏,谋生愁断肠。

自从归来后,家人不帮忙。

自由不在碗,垃圾是亲人。

孤独过人群,如那一羔羊。

太史曰:学富五车,身在在流浪。孤独半生,一时爆红。此沈大师之谓也。身于盛世,不以其才以谋生,不以其智以致用,唯拾物余,身修苦行,亦畸人也。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也。

自俗人观之,此当代之孔乙己也。自修行人观之,此红尘之修炼者也。得失荣辱,转瞬则逝。刹那名声,不如静水流深。大师勉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