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直播?哪种是更好的收入手段

2020年全国“两会”后,许多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地摊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以成都为例,今年3月出台这项初衷是加快恢复工作和生产,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的政策。

目前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到5月底,成都市因这项政策的出台,大约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

“地摊经济”作为一种相对低成本的营生方式,是可以帮助低收入群体借以增加收入的渠道之一。“地摊经济”让城市多了烟火气,也让因为在疫情期间资金有压力的人群多了一条谋生的路。

然而,当这股浪潮席卷了北京的西二旗、王府井乃至上海的外滩、广州的小蛮腰等标志性地域时,众多豪车主,网红,上市公司领导纷纷下场炒作热点事件的时候,可能最熟悉地摊经济的农民工们却好像“无动于衷”,他们正在谋划着如何革新传统的供应链、搭档网红主播甚至亲身下场直播,把自家种的大樱桃、青红脆李等农产品卖出一个好价钱。


今年抖音推出了“助果农”、“助花农”、“县长来直播间”、“新农人大赛”等一系列的主题直播活动,疫情中受挫的农民们亲身经历并看到了直播带货的魅力所在,因为被这种魅力所吸引,农民直播带货的浪潮由此埋下了伏笔。

随着疫情的逐渐平息,社会经济活动恢复正常,但部分农民尝到了直播带货魅力的他们却无法回到最初了。他们开始把抖音直播带货当成和线下观光采摘、销售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仅仅是疫情期间的“非常手段”。


而现在,农民更开始“主动探索”抖音的直播带货生态,通过改革基础设施,建立并改善与直播带货相匹配的供应链合作社,主动邀请KOL来带货,成立“乡村版”MCN机构来发展业态。

对于“直播助农”,不仅是一种带货,也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影响,这是乡村以最低成本融入现代商业大潮的技术手段;不仅是外界的KOL带货,平台牵线,也是农村新青年主动融入这股浪潮的创业姿态。

“直播助农”的浪潮还带动了让一部分年轻人回到家乡,进行创业。回到农村后,以抖音直播带货生态为连接器,掀起了新一轮农村创业的浪潮。



商优创服能看到互联网正在向下渗透,农村也在向上升级。


借助直播带货生态,果农、花农包括回流到乡村的青年,逐渐找到了一条“乡村为体,互联网为用”的路子。

“直播是线上的地摊,地摊是线下的直播”,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方式其实也有殊途同归的本质,两者各有千秋,最终选择何种方式还是两者兼之,还要大家考虑自己的优势渠道和技能点自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