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邹平:勇挑家庭重担好青年 创业种植食用菌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4日讯

近日,记者来到滨州邹平市长山镇小巩村冯孝飞食用菌种植大棚时,正值冯孝飞一家完成了新一茬蘑菇的采摘。在他的大棚中,每个架子上都摆满了一个个菌包,在菌包的两头一丛丛闪耀着鲜美光泽的平菇,长势喜人。采摘结束后,为保证蘑菇长势,冯孝飞又开始忙着整理菌包。

冯孝飞,长山镇小巩村人,被评选为2019年度邹平市乡村“好青年”。2009年,父亲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年仅20岁的冯孝飞主动承担起了家中顶梁柱的责任。为了便于照顾久病卧床的父亲,2014年,冯孝飞辞去工作,凭借前期食用菌种植企业从业积累的经验,回村做起了食用菌种植,建成食用菌大棚3个,并配套建设了保温库、微喷、温度调节等设施,占地约3亩。大棚采取错茬种植,全年共计种植菌包30吨左右。

经过不断的摸索,加上他日夜在菌棚内劳作钻研,冯孝飞的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菌包成活率及出菇成品率都大幅提高,每年种植的蘑菇都能给他家带来可观的收入。行情稳定的情况下,他家的蘑菇每天随产随销,主要销往邹平、淄博等地的商超。当前温度较高,为了保证采摘的蘑菇保鲜,他都会及时将蘑菇放置于保温库中进行2至3小时快速打冷降温,延长蘑菇的保鲜时间。今年5月份开始,冯孝飞将陆续培育2万斤菌棒开始生产秀珍菇。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冯孝飞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发挥着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经常主动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送去自产的蘑菇及鸡蛋;赶上备料装菌袋繁忙的时候,他会雇佣村里比较困难又不好找工作的老人,给他们一份收入。

近年来,长山镇不断加强青年队伍建设,强化对青年的教育和培养,尤其在抗击利奇马台风和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涌现了一批各行各业优秀的青年代表,和许多回乡自主创业并带动和实现周边富余劳动力再就业、或者为村庄及百姓服务的好青年。2019年以来,长山镇共8人被评选为邹平市乡村“好青年”,其中2人荣获滨州市乡村“好青年”荣誉称号。

下一步,长山镇将坚持以青年“双培双进”工程为契机,充分发挥责任区团总支、非公企业团组织等力量,进一步加强乡村好青年队伍建设,为党组织、村“两委”换届培养更多优秀青年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