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老好人”水豚,雄性却不关心幼崽,人送“渣豚”外号

自然生活中的老好人,外形就像是一只大老鼠,从脸部和现褐色的毛发来看,像是河狸。就连它的脚也如出一辙,但是毛茸茸的家伙却没有河狸尾巴,可以说甚至是尾巴都没有,所以这种动物的真实身份是只水豚。原产于南美,有一部分是生活在阿德莱德动物园,它肩高60厘米,重量可达75公斤,是世上最大的啮齿动物。

小水豚幼崽的生活

而小水豚可以说是非常可爱的,在这里的小水豚两三周前才诞生的,似乎小水豚都是很享受彼此的陪伴,几个兄弟姐妹挤在一起靠在母亲身边,相处的还是很融洽的,小水豚相互非常友好,几乎是形影不离,这样才感觉到安全温暖。小水豚出生后很快就可以行走,没过多久就成了父母的缩小版。

小水豚出生时和成年水豚几乎完全一样,只不过体型更小,大约就1公斤,出生时已有毛发非常独立,小水豚会在3个月后完全断奶,要是在野外的话,水豚一岁时雄性便会离开父母,但是在动物园的话,小家伙们仍在享受于手足间的打闹,作为小水豚的妈妈可以说是时刻警惕着的,保证孩子们的玩耍不会被捕食者打扰,虽然水豚出生时就很独立,但是水豚母亲非常尽责,很保护孩子。要是遇上危险,母亲就会挺身而出。

水豚家长们的心酸

作为一个母亲要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吃饱,不过要是母亲没空,小水豚就要做出其他选择,在水豚族群中,成年雌性共同承担养育任务,它们不仅一起保护孩子,也一起喂养。这就是说小水豚是可以寻求阿姨的帮助的,在阿姨的哺乳下饱餐一顿,而水豚的父亲就是不怎么关心家事的,雄性水豚不怎么和孩子互动,而雌性水豚则时刻守在孩子身边,要喂奶。要保暖、引导孩子喝水吃东西、还要教会孩子长大后需要的技能,所以雄性水豚称为"渣男"一点也不过分,人送外号"渣豚"

水豚的特点和生存技巧

而回到孩子成长,其实最重要的本领是它们的水上功夫,野生水豚栖息在水源附近,所以小水豚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学会游泳,在野外游泳对它们非常重要,小水豚天生擅长游泳,多亏了它们的那个长着蹼的脚。长大后它们每次能在水下待5分钟左右。这也是躲避捕食者的好办法,于河马一样,水豚的眼睛、耳朵和鼻子都长在头部上方,这样它们就能待在水下,同时关注水上的情况。

另外的重要课程就是饮食健康了,它们也是需要学习辨认可食用的植物,而它们的饮食范围很广,包括水果蔬菜,小水豚需要学习如何像骆驼一样横向咀嚼食物,这是使用草和水生植物的最好方式,等到小水豚男孩长大后,很可能会离开家乡寻找新的家园。因为水豚是群居动物,小水豚长大后族群组成会变化,雄性成熟后会分散开去组成自己的族群。那时候的它们会有攻击性,而雌雄则倾向于待在家里繁衍后代。

但是最为小水豚现在小时候最好的事情就是一起学习长大,有了大脚和母亲的帮助加上一些干妈和兄弟姐妹,小水豚很快就会长大。不得不说水豚的生活还是不错的,群居动物都是团体成长,然后雄性出去独立成家。或许这就是动物的繁衍吧。大家应该抽空了解自然事物,在这个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更多有意思的生命存在,它们也是从宝宝成长起来的,也是十分有趣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