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左宗棠收复新疆,其实他还是个幸福的丈夫

(欢迎关注:小新品历史,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1876年4月4日,左宗棠率军从甘肃省的肃州向西攻入新疆,以势如破竹的攻势,连续收复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多座城池,到1878年1月南疆地区回到祖国怀抱,总计花费不到2年的时间,创下了历朝对新疆用兵的最短时间纪录。后来对伊犁地区的收复,以及1884年11月新疆行省的建立,左宗棠都是功不可没的,他不愧为晚清时代的中兴名臣。

所以,新疆的收复离不开左宗棠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他之所以如此善于用兵,主要是因为对中国地理的精通。

左宗棠

时间回到1829年,当时年纪轻轻,仅有18岁的左宗棠开始对国家治理的实用方法产生浓厚兴趣,由于晚清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激励他研读《读史方舆纪要》等地理书籍,逐步学习如何根据地理形势使用攻防战法。1832年父母双亡的家中变故,导致欠债累累,他不得不入赘湘潭周家,做一个倒插门的女婿。人生如此不顺,但寄人篱下的左宗棠并没有气馁;他向岳母借了一幢房子,取名为西楼,继续研究地理,誓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左宗棠故居柳庄

但是,落魄的左宗棠并不孤独,他的妻子周诒端非常理解和支持他。他们的儿子左孝同在《先考事略》中记载:父亲研究地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分析每个地方的历史情况、河流山川的分布、道路等因素对战争胜败的影响,每当遇到难题的时候,母亲总是会帮忙查找对应的典籍,而且几乎都能找到答案。左宗棠的身边因为有了左夫人这位得力助手,使他在一年之内,就完成了大清各省地图的绘制,他也因此对出兵布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1852年,长沙城之所以能在太平军的围困下,能坚持3月不陷落,全靠左宗棠出色的排兵布阵能力。

一个男人身边,能有这么一位理解自己,且能在事业上鼎力相助的女人,创业何愁不成功呢?

太平军

左夫人不仅能理解、支持丈夫,还经常鼓励他。她曾在枕套上,绣了一首诗《渔村夕照图》:小网轻舟系绿烟,潇湘暮景个中传,君如乡梦依稀候,应喜家山在眼前。试想,远在他乡,统帅军队的左宗棠,晚上睡觉前,能看到妻子的这样一首诗,肯定在梦中都会感动地笑出声。难怪左宗棠的亲戚及好友胡林翼,会在信中直言周诒端是位闺中圣人。

从上述的诗中,我们不难发现左夫人也非常有才气。其实,当时的湖南,有条件的家庭主妇之间非常流行吟诗作赋,而周诒端的母亲王慈云,就是那群人中的佼佼者。所以,周诒端和姐妹等家族中的其他女性都非常擅长诗文,她的才华丝毫不逊于左宗棠。可以想象,他们夫妻二人,每当闲暇时分,你一句、我一句的,以诗词表达情意,该是多么的幸福。在封建时代的父母包办婚姻中,左宗棠能遇到如此佳人,真是让人羡慕。

胡林翼

左宗棠作为清朝末期,腐败阶级的一缕清风,怀着一腔爱国的热血,不顾年迈的身躯,毅然血刃侵略者、收复新疆,保住了祖国的领土完整,他是令人敬仰的。在古代父母全权把握的婚姻中,左宗棠能与周诒端这位善解人意,且彼此拥有共同话题的爱人结为夫妻,他也是幸福的。

您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