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做嫁衣汉来穿,唐借隋运三百年,两个“同病相怜”的强盛王朝

导读

秦朝,隋朝,二世而亡。


这两个王朝,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秦朝之前——东周末年,春秋战国,乱世纷争。
隋朝之前——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战火纷飞

01

秦隋二代,代表着中国两个最大的分裂时期,东周-战国与五胡乱华-南北朝的终结。

对内,它们完成了地理意义上的传统中华区域(关中,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汉中,巴蜀,荆州,江东)的大一统,并且建立起了初步的通用制度;

对外,它们建立起了比较稳固的国防线,秦修补、加筑五千余里的长城,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

隋西服吐谷浑,北服突厥,东征高丽;虽然有劳民伤财,好大喜功的成分在其中,但这种边疆的事功,实在是为当世以及继承它们的汉唐抵御外敌建立了厚实而深远的基础。

02

然而秦隋均二世而亡,汉唐继享其成,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对外最强大的两个朝代,原因何在?

首先,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秦、隋虽然在地理上平定了诸势力,并且粗创了统一的制度,但并没能够在根本上敉平或者铲除数百年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反对势力。

秦朝:始皇帝一统六合,但是六国贵族没有办法消灭,一旦天下有变(陈涉造反),六国贵族闻风而起(诸如项梁项羽叔侄)。

隋朝:南北朝贵族势力极大,彼此结亲,交相呼应,而且很多都有自己的部曲,自身能提供武力支持,隋文帝本身帝位得来不正,无法加以有效压制与削弱。地方士族对统治者并没有太大的认同和效忠意识(唐朝时顶层世族尚且自认高于李氏),他们以经学传家,子弟多有学识,家族中广有田地,与贵族势力达成同盟,可以提供智力与财力支持。最后成功上位的李氏就与关陇贵族集团联系紧密。


然而,这两个王朝正是因为处于一种前所未见的局面之下,它们的制度、思想在之前从未出现,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对象,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它们又急于改变现状,从数百年的分封状态突然进入郡县制,从门阀大族世代为官突然到科举取士,没有什么缓冲和过渡的空间,想一步到位,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变革过于剧烈,与当前实际完全不符。这便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力,足以将这两个新兴的王朝撕裂,因此,这样的朝代寿命很难长久。


03

除此之外,秦隋在灭亡过程中,还有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二世祖均为篡太子而立,初继位即杀最重要的一文一武,于秦为李斯蒙恬,于隋则是高颎杨素。这一文一武所处的政治位置,也各具有其显著的特点。李斯高颎均不见容于当时的主要势力,他们一手打造了帝国的政治制度,力主推行了一系列颇有阻力的行政政策。

李斯致力于消除文化差异,依靠收缴武器,书籍来削弱地方势力;高颎定输籍法,逼迫地方豪强将他们隐没为自用的民口充公交税;二人均极为严重地触动了当时最强大势力的根本利益,虽然他们死于个人的政治斗争,但其孤立无援也不妨视作是该股旧势力的反扑:李斯害韩非而失信于人,高颎不断受大臣的猜忌和诬告都是辅证。

而蒙恬、杨素二人均有协助统一全国,建功边塞的经历,于一世,秦始皇、隋文帝尚可驾驭,到了篡立的二世,则无论如何不能容他们继续存在了。

而更为有趣的是,被诛杀的四人中,李斯、杨素以协助篡位而灭,高颎、蒙恬以反对篡位而灭,且李斯陷害蒙恬,杨素陷害高颎,陷害者又继被害者之后不久也被诛杀。

这样的境况,在历代争嗣站队中并不鲜见,而在秦隋两代又有其特殊性,比如,不仅仅是站错队的人被诛杀,而且跟对人的李斯和杨素,也因为他们功高震主,或者说,没有他们的援助,胡亥,杨广几乎不可能争嗣成功,而受猜忌被杀;

又如,高颎,李斯被杀,不仅仅是因为卷入了争嗣问题,也与他们卷入了秦隋的核心问题的解决而身陷险境有关。秦隋与秦隋之前的朝代之间的变革相当巨大,无论是当权者还是协助当权者的能臣,都难逃为改革付出重大牺牲的命运。

04

秦隋之所以相似,还在于他们各自的两大工程,分别是秦修长城以及隋修运河。

秦隋两朝都喜欢大兴土木、不恤民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基建狂魔”的称号,这与秦隋两朝统治者喜欢搞大工程是分不开的。

秦始皇先后进行了修阿房宫、修骊山陵、修全国直道、修长城、修灵渠等多个大型工程。以两千多年前的生产力,短短十余年间,这些工程同时砸下来,谅哪个国家的国民也受不了。

在这方面,隋朝也不遑多让。隋炀帝修东都洛阳、开挖京杭大运河,简直比肩秦始皇的几项超级工程。秦隋两朝统治者不恤民力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如此,但秦隋两朝的这些大工程,很多都是为促进国家统一和地区联系而进行的。秦朝直道,堪称古代高速公路。通过直道,秦朝信使一日可从咸阳抵达河套边境。遍布全国的直道,将国家主要区域紧密联系起来。

修长城,增加了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个前哨堡垒,进可攻退可守。修灵渠,连接了湘江和西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促进了国家对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整合。修东都洛阳,加强了隋朝中央对征服未久的东部地区控制。修京杭大运河,加强了国家东、中、西、南各个区域的联系,紧密沟通了隋朝长安、洛阳、涿州、建康几个区域中心城市。

虽然这些大工程有不恤民力的一面,但它们对加强国家统一和地区联系的积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秦隋两朝

一言以蔽之,秦隋固然有其暴政,而循其覆灭之迹,必然性赫然可见。

在浩瀚的历史洪流中,它们终结了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开创了新一轮的大一统之势,然而地方势力分立,并非那么容易就可以翦除,当其沦丧之时,潜藏于其下数十年的暗流汹涌而上,吞噬了根基未稳的帝国,但同时也为新帝国的兴起加以进一步的清洗。

汉唐巍然屹立在华夏沧桑的河山之上时,却是牢牢建立在秦隋旧时的根基之上的。往事已矣,而不失为今人之鉴。此实乃读史者最根本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