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彭泽县的安徽桐城移民

彭泽移民多,除了少量的河南人、湖北人外,大多移民来自安徽桐城、枞阳和宿松。我这里所说的桐城人主要是枞阳人。

据说最早桐城移民到彭泽是1910年。第一次大规模桐城移民在民国初年。据《桐城县志》(1995),在大事记栏中记载:“民国二年(1913年):实业界人士方履中,在东流、彭泽等地购置荒场、芦场,从家乡招农围垦十万亩,移民数万人。”方履中(1864—1939),字玉山,一字聘商。南乡(今属枞阳县)人,清光绪年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两淮盐运使、四川提学使、安徽矿务总理,著名实业家,后到冯玉祥在北平创办的私立中国大学任教,著有《贞泯不泐》《桐城名贤诗词辑》和《皖矿始末通告书》等。早期彭泽沿江沿湖一带,是一片芦苇荡。桐城人方履中和彭泽当地有钱人,都看到滨江滨湖地区、荒滩荒场水利条件好,有开发的价值,能成为富庶地区,于是出钱围坝围堤开田,比如芙蓉的7号圩、8号圩、9号圩。《彭泽县志》(1992)记载:棉船原有多个小圩,堤坝低矮,抗洪能力差。1962年冬,棉船公社将珠琅、江升、张字、复益四小圩,联成一大圩,保护耕地的面积由2.8万亩增至4.2万亩,圩堤线总长减至31.6公里。至1985年,先后建成大小堤坊105座,总堤线长度256.5公里,大小水库126座,控制流域面积462.8平方公里。

抗日战争期间,桐城是沦陷区,一些桐城人投亲靠友,逃难于此求生存。1949 年后,一些人响应政府号召,支援彭泽,围堤开田,种水稻种棉花。八宝洲是江北乡的古称,是长江中的沙洲,面积4万多亩,开垦芦苇荡后,因沙质土地肥沃、平坦,适宜大面积种植棉花。1960年10月江西省长邵式平来江北公社(今棉船镇)视察,见此地四面环水,形似一艘大船,肥沃的土地上盛产棉花,于是亲笔题字,将江北公社改名为“棉船人民公社”。

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是在1954年水灾后和“大跃进”期间,约有几万人。这次是天灾人祸造成的。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在第一次移民基础上进行的。桐城、枞阳、无为等地难民为寻找生活,寻求活路而投亲靠友,被迫离开故乡。据《枞阳县志》记载:“1959年,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97人,1960年下降到270人。”1959—1960一年时间,每平方公里人口减少27人,枞阳的总面积为1808.1平方公里,以此计算枞阳总人口减少48816人。除去出生和自然死亡人口以外,这些减少的人口大部分因饥饿疾病而亡,但也有相当一些人背井离乡,去逃难,去投亲靠友,逃到已经在彭泽扎根的亲友。所以说,这一次移民最多的就是迁到彭泽。大饥荒时期,在彭泽,来自安徽的新来户可分得两担白米,而老来户没有。这个政策,吸引更多的安徽难民不断迁来。我家是三十年代迁到彭泽,属老来户,所以不能享受这个优惠待遇。我母亲每每说此,我似乎看到我那些挨饥挨饿的哥哥姐姐们眼馋地盯着邻家新来户的白米饭。

彭泽县人口主要集中在及长江沿线、太泊湖流域和方湖流域,如棉船、马当、浪溪、龙城镇、芙蓉、太平、红光、芙蓉农场等乡镇。在移民中以枞阳人为最多。过去枞阳分南乡和东乡,方履中是枞阳义津人,属南乡。因为方履中在“彭泽等地购置荒场、芦场,从家乡招农围垦十万亩,移民数万人”。在彭泽听得最多的枞阳口音是南乡人,其次是东乡人(主要集中在棉船朝阳村),反而桐城县的移民少,主要是来自枞阳县附近的孔城。

关于讲桐城话的地域和人数大致这样:棉船镇(光明村人说无为话)、芙蓉镇、芙蓉农场大多说枞阳话。浪溪镇、太泊湖乡、红光型沙厂大部分说枞阳话,马当镇一半说枞阳话,龙城镇、黄岭镇、定山镇有一小部分说枞阳话。彭泽说枞阳话的人口大部分集中在比较发达的沿江地区,山里人很少。

在彭泽县有“桐城佬”和本地佬之分,而桐枞是一家,“桐城佬”实际上大多是枞阳人,前面说了,这与方履中是枞阳南乡人有关。六十年代之前,本地佬和“桐城佬”互不通婚,七十年代,开始少量通婚。八十年代之后,本地佬和“桐城佬”打成一片,通婚很普遍,本地佬学港桐城话,“桐城佬”学说本地话。他们的孩子,填写祖籍时写彭泽、枞阳都行。现彭泽县人口三十八万,祖籍桐城(枞阳居多)十多万,如果加上现已属安徽望江县和宿松县(原属彭泽县行政区划)的桐城籍人,至少有不少于三十万“桐城佬”,其中至少二十万是“枞阳佬”在大江以西的彭蠡泽上繁衍生息。一百年来,这些枞阳人后裔至今还保留着枞阳的方言和风俗,并影响改变着彭泽本地人的语言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