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批示范路 探索管养新模式 掇刀区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

近日,区农业农村局投资300余万元,沿团林至何场、何场至代塝、蒋集至赵庙等6条示范县道(共计33.4公里)进行的绿化补栽工程已完工,共种植红叶石楠、北美海棠、桂花、大叶女贞等树种18500棵。

近年来,掇刀区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借助县乡道改造、提档升级建设等项目成功改建一批示范路及农村主干道,并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先后出台《掇刀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掇刀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掇刀区结合农村公路实际,整合现有3个镇(街道)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组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机构,充分利用国省干线养护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优势资源,做好农村公路专业化养护及日常养护,并把日常保洁、除草等工作与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将农村公路清扫保洁纳入公益性岗位,面向贫困户招聘村级养护员。今年,全区共设置120个公益性岗位,不仅增强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也提高了村民对农村公路自主养护的意识,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率达到100%。

为全面提升掇刀区农村公路品质,该区还结合“乡村振兴”、美丽农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洁”活动,将该区“四好农村路”打造成美丽乡村路、产业示范路、乡村旅游的精品路。由区交通运输部门牵头,镇(街道)、交警、城管、林业等部门联合开展环境整治,对团何路、何场至代塝公路等11条示范路进行园林式绿化美化改造,及时清除病死树木,加强对绿化带的管护;对公路红线控制区路域范围内乱搭乱建、占道晒粮、设置非公路标志、乱堆乱放等现象进行严格查处;对绕行农村公路的超限超载行为进行整治,并根据农村公路等级和行车安全要求,设定相应行驶限速、限高标准,在合适地点设置客货运车辆行驶速度标识牌,加强公安交警路面执法,大力整治客货运车辆超速超载行为。

在探索农村公路管养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该区推进农村公路大数据建设,在交通流量大、交通违法行为多发、易发生堵塞和交通事故的路段,安装固定监控抓拍设备,严密监管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发现查处的能力。同时,养护及专管人员利用信息化平台完成路况信息、巡查情况、应急处置的初报、续报、终报,实现农村公路信息化全覆盖,通过信息化平台,随时掌握农村公路基础数据,科学有效指导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何梦雪 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