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棚屋区”的美丽传说

  要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建设廉租住房,加快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结合,努力满足基本住房需求。住房是群众安身立命之所,质量安全至关重要。要优化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设施配套和户型设计,抓好工程质量。

  ——2013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住有所居,家家户户梦想住上

宽敞、明亮、坚固的楼房


但20多年前,在福州市台江区

成片的棚屋区却挡住了人们的梦


20年来,随着台江区

棚屋区改造的步伐

当初梦想中的生活走进了现实

且愈加美好温馨

Part1 昔日纸褙福州城

华灯初上

闽江两岸灯火辉煌

一派现代都市气象

但谁能想到,20多年前

闽江边上却是一排排棚屋区

简陋房屋连成巨大的一片

好像一阵风就能把整个房子吹跑

1983年福州城内连片的棚屋区

“冬冷夏热桑拿房,四面缝隙报纸墙”

屋内冬冷夏热

报纸糊着四面透风的墙

杉木板搭起的房子又薄又易燃

老百姓生火做饭、祭拜菩萨常有火星

一烧起来,火势蔓延非常快

烧得左邻右舍片瓦不留

棚屋区里的生活环境

屋里也没有卫生间

年轻和上了年纪的男人

就光着膀子在路边洗澡

家家户户都用马桶

以致于当地老百姓戏称要

“提着马桶进入21世纪”

省会城市如此破烂而不体面

让人难以相信

Part2 幸福来敲门

家住台江区苍霞新城的唐庆旺大爷

有句人生格言

“人呀,走三步,要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回忆从前,才知道现在的生活

是多么来之不易”

唐庆旺的一家当时就

租住在苍霞的棚屋区内

20多年前,他难以想象自己

可以从棚户区木板房里搬出来

住上宽敞的楼房

当年的苍霞棚屋区

2000年7月2日,烈日当空

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没打招呼

来到福州市棚户区连片的苍霞社区

时任福州市台江区苍霞街道党工委书记

陈永辉回忆:

“那天天气特别热,

习近平同志又是在下午两点

最热的时候来的。

当时的街巷窄得连车子都开不进来,

他带着大家下车步行,

走得满头是汗。”

正义路27号是一幢低矮的二层木屋

年久失修

8平方米的空间挤着唐庆旺一家7口人

帮人宰鸭子为生的唐庆旺

当时正在院里忙活

“他笑着朝我走来,让我带他到家里看看。”

唐庆旺回忆说

“他身材高大,头都要碰到房顶了。”

在蒸笼一样的木板房里

习近平同志详细询问了

唐庆旺一家的生活情况

足足待了半个小时

一周后,这片3441户9511人的

台江最大片棚户区动迁启动

在许多志愿者的帮助下

不到一个月

唐庆旺和左邻右舍们

搬离了老房子

短短一年时间

苍霞新城拔地而起

唐庆旺和左邻右舍陆续收到选房通知

苍霞新城拔地而起(陈奇 摄)

当唐庆旺拿着新房钥匙推开房门

站在两室一厅的宽敞新房里

回想当初的8平方

他的爷爷在水上漂泊了一辈子

他的父亲在木板房里租住了一辈子

而如今

他手里拿着祖祖辈辈以来的第一本产权证

这一刻,他百感交集

他做梦都没有想过的幸福真的来敲门了

敲开的这扇门叫希望

唐大爷带着小孙子在苍霞新城小区内散步

从老旧棚屋区到现代城市小区

从居住简陋拥挤到群众安居乐业

从无序混乱到管理井然

苍霞棚屋区改造前

住宅总面积为15.86万平方米

人均居住面积为9平方米

住宅成套率为3%

改造后就地安置住宅

总面积20.88万平方米

人均居住面积13.7平方米

同比增长52.2%

住宅成套率100%

“习书记对棚户区改造倾注了很多心血”

时任台江区宁化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木泽回忆道

习书记提出改造棚户区

完全是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

提出‘就地安置’

反对把老百姓迁走、

让富裕人群搬进来的做法

旧城改造在习书记手上进展得非常顺利

一直到他当了省长以后

还是按照他过去的部署和要求持续推进

Part3 百年苍霞的坚守与蝶变

苍霞新城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十几年风雨洗礼,苍霞新城也渐渐老旧

但多年来

当地政府对苍霞新城的治理却从未停步

公园、健身场所、消防等设施不断完善

让居民不但居有其所,而且越住越舒适

“小区变化可大了!

停车从没人管到人工管

从刷卡到自动感应,一直都在进步

走在路上也不用担心高空抛物

环境干净多啦!”

家住苍霞新城嘉和苑的唐国兴

言语间幸福满满

“老苍霞”杨丽玉也不停点赞

“与以前的物业不一样

家园中心更贴近我们百姓。”

苍霞新城社区

苍霞新城“洁净美”的变化

源于当地政府走出的

一条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探索成立家园事务服务中心

承接小区物业管理

由政府购买服务,形成

“党委政府引导、街道部门协同、

社区群众参与、家园中心实施”

老旧住宅小区管理模式

取得良好成效

如今的苍霞新城夜景(陈奇 摄)

变化的不仅仅是小区的

居住环境和管理方式

如今的苍霞片区还致力于

打造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2020年1月21日

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

与上下杭并蒂而立

总体规划以商业、居住、

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为主

形成了具有浓郁中西合璧文化和

典型闽商文化特色的风情一条街

百年苍霞在它的坚守与蝶变中

逐渐被唤醒,继续熠熠生辉

Part4 今朝繁华新闽都

树影不随明月云,荷香时与好风来

台江南公园,树影重叠,百花争艳

宛若福州版“清明上河图”

几年前这里还是台江当时最大的棚屋区

看了南公园片区旧屋区改造情况后

市大人代表陈能华用“惊艳”二字

形容自己的感受

南公园内亭台楼阁,芳草依依

位于南公园历史风貌区内的打铁港河

南部河段以前污水直排,污染严重

经过治理改造,河水质量改善很大

还新增了串珠式滨水公园5处

“原来南公园旁的打铁港河只是条臭水沟

如今这里却清新美丽,令人印象深刻”

市人大代表邱红霞看到新貌欣喜称赞

阳光晴好,绿草、树木、喷泉……

台江区红星排尾及周边旧改片区已换新颜

崭新的小区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美好

排尾路新建文化复合空间(王婧 摄)

2019年6月,完成旧改征迁及出让后

红星排尾片区两幅地块顺利动工

商品房、安置房、商业配套等

多个项目迅速落地

数十栋超高层建筑投入建设

美丽的新面貌逐渐呈现

全新的商业中心及新兴城市综合体指日可待

不远处是同样经过旧改后修葺一新的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

这里已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胜地

“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

千年历史氤氲,尽在不言中

2019年国庆,闽江两岸焰火晚会(谢贵平 摄)

一任接着一任干

一张蓝图绘到底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为满足人民群众改善住房的美好愿望

福州市实施2018~2020三年旧改行动

涉及改造106个连片旧屋区项目

2018年实施并基本完成

61个项目4.52万户1088万平方米

2019年已实施45个项目

2.02万户573万平方米

2020年,福州将继续全力以赴

确保三年旧改计划如期完成

未来的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鸟瞰图

结语

从破旧不堪的连片旧屋

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从拥挤狭窄的小巷

到整洁宽敞的大道

从污水横流的垃圾堆

到鸟语花香的公园……

从“忧居”到“安居”再到“宜居”

20多年来,福州市民的居住环境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的“纸褙福州城”

已成为繁花似锦的新闽都

供稿 | 台江区纪委监委  

编辑 | 福州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