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种地,秸秆还是“点着”了!

喜欢请关注我们

秸秆的问题,今年抓到非常紧。特别是黑龙江,今年的目标是完全禁烧,从2019年9月15日到2020年5月15日,全地域全时段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往年的窗口期也没有了。

窗口期没有了,可是地里的秸秆并没有百分百的处理完成。眼看着就要种地,还是有地块“点着”了

看下面的新闻之前,小编再次强调:处理秸秆问题,盯着农民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哈尔滨市松北区发现秸秆露天焚烧火点!》

来源: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4月10日下午,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记者看到有几堆刚刚燃烧过但没有完全被熄灭的秸秆燃烧灰烬,挑开后还可以看到没有燃尽的玉米秸秆。同时附近两三百米的距离,都是已经被燃烧过的秸秆

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镇长王献军来到现场查看并接受了记者采访 :“网格员网格长(我们)都有,相关的(工作)我们都布置到位了,落实到网格员巡查发现火点马上扑灭。我接到这个火点(通知)了,它是一个路边烟头引燃的。”当记者问到究竟是因为烟头还是有人故意引火时,他表示:“不太清楚,现在没确定,正在调查核实中,如发现故意点(火)的,严肃处理。”

与镇长一起来的还有几名村里的扑火队员,他们告诉记者,现场的火点已经是他们扑灭的了,否则烧得更大:“现在都四点多了,救了(火)一个多小时,救火的风机都吹碎了一个。”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秸秆“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的要求,4月10日下午在哈尔滨市松北区发现耕地内的点位,属于秸秆露天焚烧火点。按照黑龙江省制定的秸秆禁烧工作奖惩规定要求,下一步,省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根据奖惩规定的有关要求,对该火点采取惩处措施。


新华网评:

《秸秆有去处,农民才不会“偷着点火”》

2020-04-01 13:07:0来源:新华网

去年冬天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实现了秸秆“零火点”。从穿越“火线”到云开雾散,关键是让秸秆有去处,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

多年来,秸秆一直是乡村土灶的重要“烧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户的燃料越来越多元,秸秆在乡村的“角色”开始变化。一些农民选择在农田中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峻挑战。

治理秸秆焚烧,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综合服务能力。各地曾出台禁烧的严厉措施,加大问责力度,然而屡禁不止。一些农民表示,“秸秆有去处,谁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