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鸡缸杯还牛:皇宫御用之物, 价值连城(附高清图)

成化斗彩中,

有没有跟鸡缸杯齐名的品种呢?

有,天字罐!

在瓷器历史上,

大明成化天字罐为皇宫御用之物,

价值连城。

故成化天字罐的收藏,

大多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

明成化 天字款斗彩海兽纹罐

故宫博物院藏

民间能流通的,目前仅知2件。

一件 2000 年曾上拍伦敦苏富比,该成化斗彩“剃头”天字罐口沿受损严重已经被磨平,且无盖。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上拍的天字罐,也正是这一件残器,在竞拍短短七分钟内,以底价几万元到千万元成交,可谓空前绝后。

另一件则有幸被马未都先生收藏。



收藏重器中之佼佼者


天字罐为成化首创,是成化皇帝本人的御用之物,在成化斗彩各器型中属顶尖之器,有“天子罐”之称。

其制作皆极精良,体态丰盈不失灵秀,如双拳大小,是一种小型斗彩盖罐,最大者器高仅13厘米。

罐为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部内敛,内挖圈足,附盖。

盖多平顶微凸,直壁,覆于罐口。

罐底书“天”字款。

装饰题材有螭龙纹、夔龙纹、应龙纹、飞象纹、飞马纹、缠枝莲纹、莲托八宝纹,惟独没有人物纹。

罐底书写的“天”字,特征是无栏无框。


完整器全世界存世量珍稀,比成化斗彩鸡缸杯 存世量还要稀少、珍贵。

堪为收藏重器中之佼佼者!

飞象纹

成化斗彩波涛飞象纹天字罐,全世界仅存一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成化斗彩天字罐整器中尤以绘此纹饰者最为醒目,且此类海兽纹饰所占比例不大。

海兽纹始创于永乐官窑,宣德至成化早、中期都很流行,但一般多画九种。

成化斗彩罐上的海兽纹则被简化,只画海象和海马。


01

明成化天字款斗彩飞象纹盖罐

台北故宫藏

海兽形体由象头、狮身组成,体粗壮,四肢短健有力,穗尾蓬松,长鼻弯曲,呲长牙,两侧生翼,神态极为凶猛。

两海兽填红彩,两填黄彩,相间排列,神态不一,红者回首惊奔,黄者昂首飞腾。

海兽间衬以大小朵云,云与海水均为深浅不一的青花蓝色。

肩、胫部分别以黄彩填绘覆、仰双重蕉叶纹。

底心书青花“天”字楷书款。

通体釉汁莹润平滑,敷色清逸明丽,绘制精细规整,显其玲珑隽秀的视觉美感。

不仅体现出明代成化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制瓷工匠高超的绘画技法,也从中洋溢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天趣。

螭龙纹



成化斗彩螭龙纹天字罐器型,肩与腹下各绘一道变体莲瓣纹,染以红彩。

罐腹以瓜果藤蔓为地,青花二螭龙穿游其间,同类天字罐整器绘相同纹样图案者,只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各藏一件,堪为珍藏中之重器,但罐盖均已遗失,遗憾不能赏之全貌。

天字罐的罐体与罐盖是分开的,成化朝至今500多年历史,各大博物藏所藏天字罐能够保存完整者不过半数而已。


02


明成化天字款斗彩螭龙纹盖罐(缺盖)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03


明成化天字款斗彩螭龙纹盖罐(缺盖)

大英博物馆藏


藤瓜果龙纹

成化斗彩藤瓜果龙纹天字罐器型,其绘画与螭龙纹近似,全世界仅存一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其龙体盘绕,不刻鳞甲,头爪似走兽,青花发色幽菁明艳,瓜果施以淡雅绿、黄二彩,清润莹透,龙纹状若平和,却隐露威严,双目威仪不失神采。


04


明成化字款斗彩藤瓜果龙纹盖罐

台北故宫藏


海水龙纹

成化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罐器型,全世界仅存一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罐原配盖已失,现有的平顶无钮盖当为雍正或乾隆时所配,盖体大,略显笨拙。

盖上虽绘与主题纹饰相应的海水龙纹,但色彩亦与罐体有别。



05

明成化天字款斗彩海水龙纹盖罐(盖为清仿)

故宫博物院藏

盖罐腹部主题纹饰为海水双云龙,双龙填黄彩,朵云及海水填绿彩。

所绘波涛纹系先在釉下以青花勾绘线条,再于釉上覆盖一层绿彩而成,此一施彩手法为“覆彩”。

肩部及近足处以青花料分别绘覆仰蕉叶纹。

夔龙纹

成化斗彩夔龙纹天字罐器型,全世界仅存一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全器纹饰用釉下青花勾勒轮廓线,加填红、绿、黄诸彩。

罐腹绘二夔龙,通染以绿彩,间饰青花如意纹,肩与近足处各绘有一周黄彩变体莲瓣纹。

夔龙作象鼻、双足、无鳞、花式尾,舌衔莲花,故俗称“含花龙”。


06

明成化天字款斗彩夔龙纹盖罐

台北故宫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夔龙,既有尊贵之身,又有良贤之名。

《龙经》里写道:“夔龙为群龙之主,饮食有节,不游浊水,不饮浊泉,所谓饮于清、游于清者。”

故而寓意家运兴旺、子孙贤良。

应龙纹

成化斗彩应龙纹天字罐器型(无盖),全世界仅存一件,现藏于英国戴维斯基金会。

整体设色以釉下青花、釉上红、绿彩相配,明丽悦目。

罐腹以绿彩如意纹间饰,青花二应龙穿游其间,

肩与腹下各绘一道变体莲瓣纹,染以红彩,釉质白润,画意生动,

堪称一代绝品,可惜的是罐盖均已失。


07

明成化天字款斗彩应龙纹盖罐 (缺盖)

英国戴维斯基金会藏


飞马纹

成化斗彩飞马纹天字罐器型,全世界仅存两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青岛博物馆(其中青岛博物馆无盖)。

飞马、飞象此类海兽纹为成化御窑中典型的重要装饰纹样,且存世御窑显见。

原器腹部主题纹样绘四匹神马踏浪飞奔,俗称“飞马纹”。

间绘海水江崖、朵云纹,海水覆施绿彩,波涛汹涌,浪花飞溅。

四海马均两膊生焰,其二青花绘就,其二平填红、黄两色。

口、足处黄彩芭蕉叶纹边饰。



08


明成化天字款斗彩飞马纹盖罐

台北故宫藏


09


明成化天字款斗彩飞马纹盖罐(缺盖)

青岛博物馆藏

此罐画风端巧工细,釉水温润细滑,飞马两膊生焰,形象灵活生动,似踏浪而来,又似凌空遨游。

扬鬃奋蹄,大有陆游诗中“快哉天马不可羁”的昂扬气势。

缠枝莲纹


成化斗彩缠枝莲纹天字罐器型,全世界仅存一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盖罐腹部主题绘缠枝莲纹,六朵盛开的莲花以青花绘出,不施釉上彩,茎蔓与叶片以青花双勾后填以绿彩。

肩、胫处以青花覆仰莲瓣纹作配饰。盖面中央绘青花团莲一朵,覆以红彩,盖边绘一周青花卷枝纹。


10


明成化天字款斗彩缠枝莲纹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

此罐构图虽饱满,但虚实处理得当,毫无壅塞感。

在色彩运用上,以单一的草绿色衬托淡雅的青莲,越显出莲花清高典雅的风姿。

缠枝莲托八宝纹


《明实录•宪宗实录》卷三记载成化三年有“番僧入内颂经晚乃出(宫)者”之事。

成化时期在宫中大兴法会成为常态。

而为了适应宫廷礼佛活动的开展,内府承命制作相应的御用法器便理所当然,大量以佛教纹饰为题材的器物应运而生。


成化斗彩缠枝连托八宝纹天字罐器型(无盖),全世界仅存一件,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艺术馆。


11


明成化天字款斗彩缠枝莲托八宝纹盖罐(缺盖 )

美国哈佛大学艺术馆藏

在11件完整器中,仅有两件绘以佛教题材莲花、八宝为饰,

其浓厚的佛教色彩,奥妙无穷,可珍可宝,是成化皇帝礼佛隽品。


“天”字究竟代表何意?


《千字文》开篇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古代宫廷器物常以“千字文”进行编号排序。

天,即“宇宙万物”,历代帝王“敬天法祖”,均以“天子”自居。

天字罐则因此也有“天子罐”之称,非一般御窑瓷器可比,为成化皇帝本人御用之物。

一个“天”字便也宣示了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历史上何人敢拿“天”字做文章?

宋徽宗算一个,“天下一人”的花押带着年轻帝王的踌躇满志。

再观天字罐器底一个大大方方的“天”字款,无边无框,字形挺拔庄重。

然天际浩渺,帝王之伟业,广袤无边。

在成化皇帝不易察觉的内心深处,不知是否也隐匿了一种豪放、开阔、大气的真性情呢?



且不说宪宗心性与否,不论雄才伟略。

不可置否的是,朱见深的世界,一位皇帝的传奇一生成就了稀世珍宝,价值连城的成化斗彩瓷器。

对于收藏者来说,

倾毕生精力都难以遇见,

又何谈拥有?

所见即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