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的今天,毛主席赋诗追“穷寇”,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垮台!

相信大家都在历史课上都学过,解放战争期间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在这三场旷世大战后,国民党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政府只能退居长江以南,妄图划江而治。笔者今天就给各位读者讲一讲,给国民党统治画上终结的“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战略图

其实早在1949年2月,平津战役刚刚结束时,党中央就在河南商丘成立了以刘伯承、粟裕为首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刘伯承元帅无愧我军“战神之名”,在总前委成立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就先后在商丘编制了《渡江作战之研究》、《敌前渡河战术指导》、《关于渡江战术注意事项》三本渡江作战的指导文件!等到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至此展开。

前线指挥粟裕将军

渡江战役,是三大战役后首次我军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战役,我军部队主要是由二野、三野和四野一部组成,总兵力超过百万。而此时的国民党军,由于三大战役损兵折将,只能由汤恩伯集团麾下45个师约45万人和白崇禧集团麾下40个师约25万人,布放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进行龟缩防御!

国民党守军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渡江战役开启后,长江以北的广大老百姓、渔民纷纷倾力相助,他们驾着舢板、木船,一艘艘、一船船的顶着猛烈的炮火将我军战士送到长江对面。除了民心所向外,渡江部队也受到了老天的眷顾,在战役开始时,时任渡江作战突击师的第六十九师师长谭知耕向陶勇军长报告:“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时间一到,立即起航。就是老刮东南风,对帆船南渡不利。”陶勇说:“风向也有可能变化的。”谭知耕刚汇报完没多久,就发现气象台的风向标突然停止转动,然后由东南风变成了东北风。当时有几位年长的船工说:“诸葛亮借东风打败了曹操。这次毛主席借来了北风,一定能打败蒋介石!”也就此,有了渡江战役“毛主席借北风的轶事”!

渡江战役整个过程完全可以用孙子兵法当中“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来形容,从21号发动以来,仅仅用了2天时间,就突破了蒋介石引以为傲的长江防线,迅速占领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正式宣告垮台。在毛主席得知南京解放后,兴奋地写下了流传后世的千古名章《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本文最后就以诗为结尾,让广大读者再一次回到71年前,与毛主席一起感受那胜利的喜悦!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南京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