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否真正融入了长三角?一心“入长”的安徽是否还属于中部?

长三角经济区,中国最发达的两个经济区域之一。传统理解的长三角只包括江浙沪三省市。从2016年5月国务院公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八座城市正式被划为长三角城市群开始,安徽全省逐步被纳入"长三角"范畴。

长三角经济区

那么安徽是否顺利"入长"?从最新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文件中可以一探究竟!文章是国家发改委对长三角地区交通规划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对长三角地区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各个交通领域均进行了详细规划。安徽无一例外均出现在规划名单中,且占据重要分量!

长三角轨道交通规划

不仅在交通领域,在科技产业领域,G60科创走廊同样带上了安徽,合肥高新区和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系紧密,共同推进"两心共创",发挥协同效应。这是科创领域的安徽融入长三角。

可以说,如今的安徽已是长三角经济区的正式一员,无论从国家规划层面,还是经济发展联系层面。安徽诸市特别是皖东四市与长三角之间的联系明显要超过与中部其他几省的联系。安徽"入长"效果也是显而易见,"四普之后",安徽经济总量调高最多,距离前十大省份只有一步之遥。

那么安徽"入长"之后是否还是中部地区的一员?中部崛起战略引出的中部经济区包括"豫鄂湘赣晋皖"六省。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一起,被列为我国经济层面的四大分区。这是根据各地区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中部六省同样面积不小,人口不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又占据着通联东西南北的重要战略位置。相似的特征将六省归为了一个片区。

但同样是由于六省经济水平普遍不高,内部缺乏具有足辐射能力的经济核心。就拿实力最强劲的武汉市来讲,比长三角、大湾区等地的带动能力绝对不可同日而语。不说带动整个中部六省,辐射能力甚至暂时只能局限在湖北一省。

中部六省发展图解

中部核心的弱势,造成了中部各省只能自谋生路,如安徽积极东向融入长三角,湖南主动向南,融入泛大湾区经济区。就连一直浑浑噩噩的江西,也被国家推动,成立内陆开放示范区,促使江西向长三角、珠三角靠拢。再往内层一圈无法直接受到长三角和大湾区辐射的河南、湖北,直接设立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来发挥带动作用。综合来看各个宏观政策,将中部六省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先富带动后富"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就制订的基本发展纲要。现在东部以长三角、大湾区为代表的地区基本已实现了"先富",正是发挥"带动后富"作用的时候。这也是我国先进的社会主义体制制度的体现。所以,安徽"入长"是无比正确的选择。至于一些人抛出的安徽拖累了长三角的言论,只能证明其短视,小气的格局。

至于安徽融入长三角还是不是中部地区的问题,大可不必这么纠结。中部崛起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要中部六省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至于是中部六省之间协调发展,还是各显神通,各自发展,最终达到的目的都是"中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