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赛何时开始有换人的?允许三次换人其实才不到30年历史

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足球比赛的规则,其实并不从一开始就有的,比如换三个人的制度,实际上是从1990年代才开始。关于换人,还有段历史可以讲讲。



今天历史考究说第一次使用换人的世界大赛,是1954年世界杯。但实际上,根据纪录,换人其实有超过170年的历史了——早在19世纪50年代,伊顿公学的内部足球赛上,但有学生缺席时,替补球员可以在最后时刻征召入场。

第一次提到替补球员的文字记录是1863年的《Bell's Life in London and Sporting Chronicle》,一份每周八个版的大报,上面写道:“切特豪斯公学的比赛即将开始,但一些本来被挑选出场的球员没有出现,因此临时做了三个换人调动。”

不过当时说的这种换人,指的还是比赛前递补那个没有出现的球员。国际比赛的第一次换人出现在1889年4月13日威尔士对阵苏格兰,威尔士门将未能及时赶到场,当地业余球员阿尔夫·皮尤(Alf Pugh)递补首发,踢了20分钟后,直到萨姆尔·吉利恩(Saml Gillion)出现,才换回去。

职业比赛场上的换人,要等到大约一个世纪后才出现——如我们此前所说,第一次使用了换人制度的大赛是1954年世界杯。更确切地说,在这届世界杯的预选赛上,就出现了第一次换人:

1953年10月11日,西德在斯图加特3比0击败萨尔(今天德国的萨尔州,1957年才归入德国)的比赛中,理查德·哥廷格(Richard Gottinger)替补出场了37分钟——这也是哥廷格整个职业生涯代表德国队出场的唯一37分钟。

彼时联赛中还不允许换人,那如果出现了伤病怎么办?要么坚持,要么只能踢少一个人——我们常说那个年代的球员轻伤不下火线,意志品质力惊人,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换人制度造成?毕竟你受伤下场,球队就踢少一个人。

伯特·特劳特曼(Bert Trautmann),另一个无缘1954年世界杯西德队最终大名单的球员,在1956年足总杯决赛中因为带伤继续比赛上了头条——这位曼城门将在对阵伯明翰城的这场比赛中因为碰撞而扭断了脖子,但依然坚持把守龙门。


▲中间为特劳特曼。左边是利物浦超级替补费尔克拉夫。


英国发明了现代足球,但在换人这件事上,许多国家走在了前面。20世纪50年代,许多国家在本国联赛中陆续引入了替补球员时,英足总仍执拗不前——1960年足总杯决赛,布莱克本后卫戴夫·慧兰(Dave Whelan)在上半场腿部骨折下场,布莱克本最终0比3输给了狼队,慧兰再没有为俱乐部效力过,但退役后他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并在1995年收购了维甘竞技,球队则在2013年赢得了足总杯冠军。

连续大型赛事的伤病后,英足总终于做了让步,这已经是特劳特曼奇迹大约十年之后的事情了。基斯·皮科克(Keith Peacock)成为第一个在英格兰足球联赛中出现的替补球员,同样是一次门将受伤。那是1965-1966赛季的第一天,查尔顿竞技客场对阵博尔顿流浪者,查尔顿门将米克·罗斯(Mick Rose)在第11分钟受伤,他在1962-1979年间共为查尔顿出场超过500次,但某种程度来说,他更多是因为这场没有出场的比赛而被历史记载下来。

有意思的是,皮科克换下了守门员,但他上场之后并没有去守门,因为那会儿并不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替补球员。皮科克替补,预着场上出现伤病。因为中后卫约翰·休伊(John Hewie)守门技术还不错,所以是休伊跑去了守门。

最终,替补球员只能换下那些受伤的队员。但开始出现了投机主义,比如利兹的主教练唐·里维(Don Revie),人们就觉得他换人时别有用心,利用这一制度进行战术调动。到1967-1968赛季,才开始可以进行随意换人,随后1970年世界杯也采用了这一规则——英格兰队并没有获利,他们在那届世界杯1/4决赛中,主教练阿尔夫·拉姆齐在第70分钟换下了博比·查尔顿,结果西德3比2逆转了比赛。



也有一些教练以换人精准著称,比如利物浦传奇教练鲍勃·派斯利(Bob Paisley),就练就了一手在最合适时机换上合适球员的本领。这也诞生了一些超级替补,比如大卫·费尔克拉夫(David Fairclough,下图),1975-1976赛季,他只首发两次,但他多次在替补席上替补出场并改变比赛,整个赛季他一共打进了7个进球,包括默西塞德德比最后时刻的致胜球,帮助利物浦最终力压女王公园巡游者赢得联赛冠军。



随后一个赛季,费尔克拉夫在欧冠1/4决赛对阵圣埃蒂安时第74分钟替补出场,当时利物浦即将因为客场进球劣势而被淘汰。但费尔克拉夫在第84分钟进球,帮助利物浦晋级,并最终赢得了这个赛季冠军。

费尔克拉夫代表利物浦的最后一个进球,同样是替补出场——1983年4月9日对阵斯旺西的比赛中,他第76分钟出场,第86分钟进球。



开始有了换人制度,但最初只允许换一个球员。直到1987-1988赛季,英格兰联赛才将替补球员的数量增加到了两名。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又增加到了三名。1996年,替补席上的球员人数增加到5人,2008-2009赛季才增加到7人。

在费尔克拉夫之后大约22年的欧冠决赛中,两名替补球员改写了比赛——1999年欧冠决赛,替补出场的谢林汉姆扳平了比分,第81分钟出场的索尔斯克亚则在第93分钟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逆转。

而在那之前三个月,他还做了另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在曼联对阵诺丁汉森林的比赛中,他在第71分钟替换德怀特·约克出场,当时曼联已经4比1领先,但随后索尔斯克亚在11分钟内打进了4个进球,这是英超联赛历史替补球员进球最多的一次。

索尔斯克亚对换人的钟爱延续到了执教生涯,在曼联对阵谢菲联的比赛中,他同时换上了5个球员,充分利用了新冠特殊时期允许更换5名球员的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