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文創園開門營業!包河區創意文化產業按下“復甦鍵”~

一邊嚴密防控,積極應對疫情;

一邊結合實際,組織復工生產。

連日來,

包河區創意文化產業按下復甦“快進鍵”,

省級創意文化戰新基地“春色滿園”,

全區創意文化重點項目復工復產率達100%。

網紅文創園:又能 “打卡”了

在家宅了許久,是否想找一個有趣的地方走走?近日,由監獄舊址改造的合肥最大藝術文創園區——合柴·1972在春暖花開中開門迎客

圖 | 合柴·1972開門迎客

在合柴·1972文創園主入口處,經測量體溫及掃描安康碼合格後,被准許進入。“目前我們每天限流2000人,嚴把疫情排查關、體溫檢測關、日常消毒關,堅決保障園區開放的安全有序。”運營方企劃負責人席慶宸介紹。

圖 | 市民佩戴口罩在園區內漫步

紅磚灰瓦的舊廠房、鏽跡斑駁的老機械、造型獨特的綠化園藝小品、時尚有趣的藝術互動裝置……置身園區,撲面而來的創意文化藝術氣息讓人耳目一新。

圖 | 市民在園區內的小火車上玩耍

據瞭解,本著“疫情防控不能松,復工復產要行動”的原則,園區先後投入近500萬元,搶抓時機進行了較大範圍的“精雕細琢”,各展示區域的軟硬件設施全方位提質提品。“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園區文創企業的不利影響,我們還多方協調,送服務上門,幫助企業按需申報扶持政策,向內尋找生產力,與大家攜手共克時艱。”截至目前,園內30餘家企業累計減免租金近200萬元

圖 | 場館內市民正在拍照參觀

走訪中,只見園區入駐品牌三介文創正緊鑼密度進行裝修。不久,這裡將全新呈現文創終端店、文創產品研發、IP品牌快閃市集、IP活動引進等板塊,為“網紅”打卡地再添藝術範兒。與之同步,園內安徽名家藝術館、小鎮食堂、徽攜劇場等都將改造完成並投入運營,多場策展活動也將陸續登錄

圖 | 合柴文創園等你來“打卡”

新媒體企業:瞄準視頻直播“藍海”

“直播帶貨”、線上團購、在線教育……疫情期間,線上新型消費方式不斷湧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下消費的不足,起到了擴內需、促消費的作用,並展現出強大生命力。

“透過疫情,讓我們再度看清了互聯網+、5G+思維的重要性。特別是視頻平臺已成為互聯網新的流量聚集地、新的宣傳曝光窗口。沿著既定規劃,接下來,項目會繼續重點發力短視頻領域,在變革謀新中為地方產業發展賦能。”合肥企鵝新媒體學院相關負責人劉志勝表示。

圖丨企鵝新媒體學院

2019年末,包河區正式牽手“騰訊”。由此,專注數字內容生態打造的企鵝新媒體學院項目落戶濱湖卓越生態城。“坦白說,疫情對我們這樣的互聯網媒體企業影響不小。但自從3月復工,裝修、設計、招標等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高速推進。政府這塊‘金牌店小二’服務招牌,給了我們非常大的信心。”劉志勝說。

圖丨企鵝新媒體學院

資料顯示,過去一年,濱湖卓越城建設紮實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出版、創意設計、創意休閒四大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基地全年實現產值743億元,稅收18.0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63.58億元;先後引進15家創投基金,集聚創業資金50億元

圖 | 濱湖卓越城

落子濱湖卓越生態城文華園,劉志勝透露,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下一步,團隊將從此處順勢“起航”,一方面,

通過品牌共生計劃,引入騰訊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為包河導入全國文創、科技、金融元素;另一方面,對區域特色產品進行整體包裝策劃,通過電商帶貨、大V帶貨等形式,以小窗口、大平臺,打造合肥特色的網紅經濟。

戰新“大本營”:為文創注入科技元素

良好的營商環境與優厚的政策條件,吸引著各路資本關注,更催生了全新的文創浪潮。從省創意文化戰新基地辦公室獲悉,過去一年,該基地重點跟蹤在建項目107個,完成總投資163.58億;集聚主營收入百億元以上企業2家,50億元以上企業3家,10億元以上企業11家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的開局顯得尤為不易。交流中,不少文創企業表達了基本一致的觀點:文化產業“回暖”,離不開好環境、好政策、好內容、好宣傳。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在包河,融資支持、行業互助、促進文化消費等持續發力,省級創意文化戰新基地內,企業項目累計兌現省市區三級政策資金超過6000萬元

數字文創時代,技術之間、產業之間、科技與文化之間跨界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據悉,2020年,該戰新產業“彙集地”將統籌推進國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實驗基地、國家動漫產業基地、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國家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等,對標對錶長三角先發地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對外合作力度、加快合杭夢想小鎮建設,著力打造全省文化產業發展主窗口、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示範基地。

在核心區建設方面,主動擁抱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危中尋機,發力藍海,依託合肥濱湖科學城,推動中科大、合工大、國家廣電總局三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創新平臺建設,構建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發展生態鏈,促進文化與人工智能、廣電科技等領域融合。基地年內計劃完成產值812億元,稅收2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80億元

隨著疫情情況逐漸好轉,

包河區進入全面“復甦”環節。

小包也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內,

包河區會繼續努力打造文創產業,

讓這塊金字招牌越來越亮!

素材來源 |王嫣然 李瀟

責編 | 李文琦編輯丨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