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日"大学教师美化"侵华"历史,"高识"为何异类频出?

近日,一个名叫梁艳萍的大学老师引发网络激烈争论。作为湖北大学文学院的一名教师,梁老师多次在网上发表极端"精日"言论,不仅嘲讽国人为"东亚病夫",并多次在社交平台上美化甚至是肯定"日本侵华",其三观之扭曲,自尊之卑微,让我等同胞都为之汗颜!

梁艳萍的精日言论与其大学教师的身份形成极端反差

但龙生九种,各有不同。在这个各种"美吹""英捧""精日"竞相博人眼球的时代,为什么梁艳萍就能如此引人瞩目?归根结底,是其极端言论与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差距颇大导致!

那么大学教师究竟意味着什么?过来人都知道!

作为许多人生命中最后一个象牙塔,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钻研,也是许多人初入社会之前接受人格培养的"中转站"。这其中,就少不了为数众多的辅导员、大学教师的引导。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教师直则学员正,教师颓则学员摧!一名大学教师的"三观",直接影响众多接受过其授课的学生"三观"!

那么当一名"精日"分子混迹在大学校园之中,整天在其社交平台上发布各种歪曲现实,颠倒黑白的言论去嘲讽我们的民族,抨击我们的国家,间接将其"精日"思想传染给人生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这种行为对于社会的破坏性又是何等的严重!

一位三观不正的教师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又当起到何等作用?

我不知道生于斯长于斯的梁艳萍为何如此瞧不起自己这身皮肤,我也不想知道其人是否接受过日本的恩惠所以这般"精日爱日"。但就这么一位思想龌龊,三观俱毁的人是怎么混入要求极高的人民教师队伍的?国人,尤其是湖北大学求学的诸位学子需要一个交代!

随之而来的,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所谓"知识分子"对于我们自身思想的一句拷问:当今的某些知识分子究竟是怎么了?明朝诗人曹学佺给后人留下的一对名联至今引人深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是爱国的,但总有一些人会在特殊时期跳出来引发争议:

比如那位在特字号别墅里"坐而论道",憋出"惊世言论"武汉封城日记的方方;

比如那个直把"苏州"变"许州",拿着国家奖学金留学并怒骂国人"耗子"的许可馨;

抑或是今天这位一面拿着国家工资一面嘲讽中国人"东亚病夫"并美化侵华历史的梁艳萍。

许可馨等恨国党同时也是接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人

她们都曾接受过国家的教育熏陶,也从中获得了远超常人的资源与回报。但另一方面也是这些人的忘恩负义让我们一再降低了生而为人的底线,并让我们明白:有些恶劣的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冲击程度,远超那些物理伤害的恶徒!

因为他们手上,有"能把死人气活"的笔!

方方的《武汉封城日记》在出世没多久就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迅速出版成为他国抨击我们的利器!

武汉封城日记不啻于向他人输送抨击国人的炮弹

许可馨等"恨国党"的不良言论,不仅把自己变成了外国人眼中的"Easy Girl",更让"公派留学生"这个曾经代表我国精英人群的名词为之蒙羞!

而今天说到的梁艳萍,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公然发表这种"精日"言论,不仅对许多未来国家栋梁的正确人生观形成了错误导向,更是对那些历史中蒙难的同胞的莫大侮辱!

三人成虎,有时候当你说着说着,就会有更多的孩子忘记了曾经的那段历史,转而去相信日本侵华是"拯救东亚病夫"之类的谬论。而那时,就是梁艳萍之流百死莫赎的局面!

精日分子在光天化日下丑态百出,又是对于所谓"自由"的何等讽刺

我们倡导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的前提理应是爱国拥民。如若"笔杆子"毫无底线地乱写一气却无所顾忌,那又与那些抹黑我们的异国声音有何区别?

如何给"笔杆子"加一副与时俱进的笔架,是经历新媒体时代的我们需要持续思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