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刷屏神剧《小丑》,票房与争议同在,真有那么好吗?

年度刷屏神剧《小丑》,票房与争议同在,真有那么好吗?

《小丑》是由托德·菲利普斯执导,杰昆·菲尼克斯、莎姬·贝兹、罗伯特·德尼罗等联袂主演的犯罪剧情片。该片于2019年10月4日在美国上映,杰昆·菲尼克斯凭借该片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本片获得最佳原创配乐。

《小丑》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80年,男主亚瑟·弗莱克和母亲住在老旧的公寓里,他需要靠社会福利的救济帮助,需要不断服用精神疾病药物,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但是他并没有成功,人们嘲笑他的一举一动,嘲笑他的样子。在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他在地铁爆发式地枪杀周围的人们。他的世界正一点点崩塌。

《小丑》是一部封闭叙事的角色电影,电影围绕着亚瑟放映。他是街头小丑,他是失败的喜剧演员,他是不住笑的精神病人。他经历了种种打压与屈辱,被精英殴打,被同事陷害,被富人阶层无视,被政府抛弃,所有的伤痛与仇恨的凝结,让他最终走上暴力的道路。而他的犯罪激发了整个城市针对富人和政府的暴乱,小丑成为了用暴力彰显存在感的精神符号。

《小丑》将社会与底层人放在了对立面,暴力的倾泻看得人大肆过瘾,但是却缺少理性看待这种伤痛的视角,更缺少更深层、更为全面的讨论。

小丑是一个不为人注意、遭人唾弃的底层形象,他将自身的行为与社会挂钩,他憧憬舞台,幻想自己站在聚光灯下被Murray点名,他为媒体的报道感到兴奋,最终他站在警车上跳舞。在电影中,情绪的宣泄以及狂烈的暴躁占了较多的笔墨。

但是不得不说,我们需要直面社会中充斥的残暴与歧视,小丑的举动同样也是值得深思的,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凶杀案的背后都暗藏着小丑,什么原因导致的暴力崇拜?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阶级之间的差异化以及不断扩大的鸿沟究竟会引向怎样的毁灭?我们自然也不能全当笑话去接受,这同样是个警醒。

电影想要讨论阶级的现状,但在剧情的设定上,精英与底层之间似乎存在绝对地对立,电影并没有对进行十分细致的描绘。所有的富人阶级都被设计成虚伪的混蛋,这是对阶级讨论简单化的结果。相比较之前大受赞誉的韩国电影《寄生虫》而言,这种方式更加浅薄直白。

在谈论《小丑》这部电影时,值得一提的就是男主角杰昆·菲尼克斯的精彩演绎,它所展现的小丑的自卑与屈辱,狂暴与冲突,以及小丑在台阶上的舞动,都成影片精彩叙事的一部分。另外,摄影技术以及高级的画面表现的确具有强大的视觉震撼力,其制作水准的精良对于漫改电影来说,有着开创性的意义,不得不说呈现了一场梦幻的色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