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预言7 唐朝李承宏是如何沦为吐蕃的傀儡皇帝?

推背图是我国第一预言奇书,是李淳风袁天罡在李世民的授意下推演出来的,该书推演了自李世民之后几千年历史的情况,共有60象。

书中的预言诗句多隐晦深奥,需要丰富的历史与文字知识才能有所领悟,后来明末清初的一代才子金圣叹对其作了注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推背图】的第七象:吐蕃入寇中原的预言以及金圣叹注解

卦为「无妄」:

下半部分为震,指雷;

上半部分为乾,指天。

运势

:「凡事宜守正,若行为不检者,必招灾祸」。亦有「无妄之灾」之意,正合本象之灾。

无妄,不虚妄,不妄为的意思。乾为天,震为雷,天下雷行,万物不敢妄为,为无妄。无妄象征不妄为,合乎客观规律,不违事实。什么事情均不妄为时,亨通顺利,否则就会发生祸患,不利于发展。

第 7 象:吐蕃入寇中原的预言

庚午(吐蕃侵略)

漫画分析:

图中这位新皇帝穿着汉人官服,嘴上却长着吐蕃大胡子,暗喻吐蕃攻入长安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立为傀儡皇帝,为了便于吐蕃日后控制唐朝。

众所周知胡子长了是可以刮掉

的,发型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这个细节暗示这个吐蕃封立的傀儡皇帝是短暂的。

人物面向西面,而长安西面就是吐蕃,这一细节暗示傀儡皇帝受制听从于吐蕃

此象主藩镇跋扈及吐蕃入寇中原。

图文详细解说:

●【旌节满我目,山川跼我足】妙语双关。旌节指地方军政长官受职时朝廷赐以的信符,比喻朝廷上下满是手持旌节的官吏;1、暗喻唐朝地方专权势力不断膨胀,是埋下安史之乱的祸因;加之唐朝西域边境是内弯的,而且很近长安城

2、暗喻唐朝边防空虚

,外夷时常越境放牧,牧民手持牧羊鞭赶着满山牛羊,历历在我目;唐朝四川方向的疆域萎缩到了长安城下。

●【破关客乍来】客表示短驻之意;吐蕃趁唐朝内乱西部防备空虚破关而来,短暂占领长安城

●【陡令中原哭】吐蕃突然大举攻入长安城内烧杀劫掠半月,一时间中原百姓受难痛哭。

●【蝼蚁从来足溃堤】自古以来蚁穴多了就足以溃堤,暗喻造成安史之乱的地方官吏犹如无数蝼蚁给唐朝国运造成重创。●六宫深锁梦全非唐代宗最终平定安史余乱后重整朝政,易将前朝六宫遗留的复杂关系处理好,但是这些努力在盘根交错的利益集团面前如同梦想,全非现实。

●【重门金鼓含兵气

】长安城门战鼓乃至皇帝登基用的乐鼓都由吐蕃宰相马重英的士兵掌控。

●【小草滋生土口啼】土口:字迷“吐”(蕃);暗喻俨然一副傀儡皇帝嘴脸的李承宏,像吐蕃人一样嘴上也长出了小草般的大胡子,由吐蕃提名封立。

★历史事件延伸了解★

郭子仪一手擎唐室,威名三度退蕃兵

①面对20万强敌,66岁的郭子仪只收罗到4000士兵。他派200人到长安城东40里的蓝田城外,白天擂鼓,夜晚点火做疑兵;同时派人混入长安,秘招数百少年,晚上在城中大喊「郭令公大军来了」蕃兵惊恐,不战而逃。长安陷落13天,以呐喊收复。

②764年十月,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黨项10万众南下奉天,郭子仪向代宗提出坚守退敌,严阵以待。回纥将士大多和郭子仪并肩战斗过,一起平定过安史之乱,慑于郭的威望,敌军望郭而退。

③765年八月,30万蕃兵取长安,仆固中途病死。郭子仪1万多人被困泾阳。郭亲自游说回纥倒戈,吐蕃闻风而退,唐军与回纥随后追杀,取得大胜。郭子仪奖金真的是骁勇善战,老当益壮啊!没有他,唐朝该怎么办呢?

今天分享到这里哦,欲知后事如何?关注我们!!下期将会与您分享《推背图》第8象,李希烈霍乱大唐。

资料来源:推背图的历史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文章为国学宝APP原创整理排版。

我们注重分享,感谢您的阅读。

袁天罡/李淳风著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