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林志玲为什么不嫁言承旭|这一次,为单亲正名

文 | 初七

志玲姐姐结婚啦!



林志玲和日本男子组合EXILE的成员黑泽良平结婚了,却有一个名字不合时宜地出现在了讨论的中央——言承旭

2003年,林志玲和言承旭的亲密照片传出,两人之间的绯闻开始发酵。



2005年,恋情出现实锤。林志玲坠马,言承旭飞奔去探望,可这第一个实锤,也正是两人第一次分手的导火索。


2006年,分手的两人在第51届亚太影展上握手,含情脉脉。



这几年看他们隔空传情,一次次逼近复合的试探,看得我自己都代入了。就好像我自己在这场漫长的拉锯战中一样,我早就累了。


说真的,看到林志玲能嫁作他人妇,我简直想放鞭炮庆祝。

庆祝她终于从言承旭的魔咒中逃离,你的这部苦情剧,我真的不想奉陪了。



言承旭是我心中

恐惧型依恋家庭排序错乱的代表,说真的,你很难找到比他更善于自我暴露心理障碍的公众人物了。

言承旭12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但即便是父亲还活着的时候,他们的接触也非常少。

这就导致言承旭在本该享受父母的爱与关注的童年时期,早早负担起了父亲的角色。他说,他要像爸爸一样保护自己的妈妈,把妈妈当作妹妹一样去照顾。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在孩子面前,父母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排他的联盟,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无法介入父母之间的情欲的。

与此同时,父母双方都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让他们从内部生长出安全感,拥有爱的信心和勇气,学会爱的表达。

很遗憾的是,这些言承旭都没有。



他的妈妈大约是在失去丈夫以后,选择了消极的退行,在儿子面前展现出小女孩的脆弱和依赖,强迫言承旭支撑起她丈夫的角色。

因为母子角色的错乱,言承旭对女性的力量充满了不信任。

在他的潜意识里,如果生养自己的妈妈都要靠小小的自己来保护,那么这世上的其他女人,就更不可能自己照顾好自己。

所以林志玲坠马的时候,他不可能给予恰到好处的安慰和支持,他只会恨铁不成钢地,把林志玲像孙子一样骂一通。

可是林志玲不是他妈妈,她需要的是常规范围内的爱和尊重。

言承旭曾在自己写的书中提到,他曾跪倒在林志玲的病床前大哭……

可是即便是这样,他也不会说一句“我爱你”。



05年分手以后,他从没有主动联系过她,没有尝试过两个人好好地互诉衷肠。

十几年来,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他对林志玲隔空传情。每当提起她,言承旭那双美丽的眼睛都会闪烁出水光。

在他的认知里,牺牲和眼泪等于接近了爱的内核,伤痕和痛苦印证了爱的真实性,占有和摧毁代表了轰轰烈烈。

至于松弛、舒适、边界这些东西,他不需要,并且觉得林志玲也不需要。

他像一只呜咽的小兽,死死咬着你的袖子,要你陪着他一起在泥泞的沼泽里挣扎到天荒地老。

不许你离开,也不给你幸福。


言承旭总说的一句话是:因为我是单亲,所以……

对不起,你的问题,不是单亲的锅。广大单亲家庭的孩子真的不想再被污名化了。


言承旭确实有着不幸的童年,但是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他有过无数自我疗愈的机会。

但是他放弃了。

他放弃学习如何温柔地去爱人,如何去信任他人,如何去拥有一段健康的关系。

相反的,单亲好像成了一个保护他的壳,他把情感道路上的一切不顺利,都归咎于童年的错,为自己的不成熟找到了永远好用的借口。

总是把自己套进可怜的角色里,这样就算是因为暴怒刺伤了别人,就算是因为懦弱让别人失望了,都可以说一句——“因为我单亲啊,我就是不会爱啊。”

就这样,他可以永远流眼泪,永远被心疼地抱住,永远不用改变。

不是的,言承旭先生。

没有人能拯救你,他们的心疼总有一天会被耗尽的。

只有你自己,只有你能拯救那个瑟瑟发抖的小时候的自己。

你看,林志玲遇到了一个说她“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温暖的个性”的男人,可你都没有夸过她呢。

该醒来了吧,不要再装睡了。

言承旭先生,勇敢一点,没有人是注定永远无法获得幸福的。



关于恐惧型依恋模式,可以参阅这篇:人本该在小时候就学会如何去爱的 | 你是哪种依恋模式?

关于理想化父亲的缺失:“我在被爱的时候冷漠又惶恐”| 解析父爱对女性的意义

TA可能会对你的消息已读不回,但我永远不会

不过你得先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