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蠢的大领导是什么样子的?

1

傻子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这话简直是真理。

公元前313 年,楚齐两国联合伐秦,抢到了曲沃(现山西省曲沃县附近,位于古秦都咸阳东北 300 多公里处)。曲沃这个地方,当时是秦国的军事前线,是向东扩张的桥头堡,地理位置非常关键。

当时秦国的一把手是秦惠王,对这个事情很恼火,于是找来张仪商量。张仪自告奋勇,要去拆散楚国和齐国的联盟,为军事反击做准备。

张仪大家都知道,战国时代说客的突出代表,典型的满嘴跑火车,把人骗得七荤八素,脸不红、心不跳的那种。

这次他如此跃跃欲试,绝不是什么讲政治、讲奉献,而是敏锐嗅到了傻子的气息。作为首屈一指的职业骗子,怎么能错过杀猪的机会呢?

张仪带着礼物到了楚国,见到怀王,张嘴就是忽悠:

大王呀大王,我亲爱的大王,我家领导最喜欢的人,莫过于大王您了!我本人最愿意跪舔的领导,也莫过于大王您了!与此同时呢,我家领导和我最讨厌的人,莫过于齐王了!最近啊,我们打算讨伐齐国,但您和齐王是好朋友,我们一肚子善意都没机会表达,真是太太太遗憾了呢!

大家看,上来就戴高帽子,肉麻的话一套接一套,但凡是个正常领导,都要有点警惕性吧?想挑拨离间也稍微用点心,委婉一点好不好,结果人家张仪老师单刀直入,爱恨分明!这简直是直钩钓鱼,严重损害广大说(pian)客(zi)的职业形象好不啦?

结果呢,楚怀王居然感到很舒服、很受用,丝毫没有下逐客令的意思。

张仪马上跟进:

大王啊,你看齐王那么不是东西,要不您干脆别跟他做朋友了,把边境关闭、跟他断绝往来,即可马上获赠商於这个风水宝地,方圆 600 里,双轨交、大学区,千年文脉、皇家气象,坐拥臻品美宅,尽享繁华幽静!心动不如行动,品鉴专线陆玖玖捌四个五!

楚怀王已经听傻了。

卧槽,原来世界上真的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到这样的地盘?这干得过啊同志们!

2

楚王把情况给手下这帮人一说,大家纷纷鼓掌表示赞成,祝贺领导天威浩荡,不战而胜!

唯独有一个干部眉头紧锁、忧心忡忡,不跟同志们保持一致,一幅牛哄哄的样子,你说讨人厌不?这人叫陈轸。

陈轸的意见很简单,最主要的就是一句话:

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人家秦国之所以把您捧上天,是因为您和齐王交了朋友啊。跟齐国绝交,咱们势单力孤,虎狼之秦怎么会把咱放在眼里?到时候您朋友也丢了、地盘也拿不到,齐国被秦国趁机拉拢,很快就要大兵压境了。

陈轸这个干部,智商肯定是及格的,毕竟把这道送分题看懂了。但也谈不上水平多高,你看这话说的,就怀王这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格,能听进去吗?

人家张仪嘴巴像抹了蜂蜜,夸我好得很!

你陈轸像是吃了枪药,说一切尊重恭维全是假的!这不就是骂我废柴?有没有搞错?

人家张仪给我六百里地盘,帮助我拓展祖宗基业,维护江山社稷!

你陈轸说我被人当猴耍,最后全是一场空!

人家张仪千里迢迢来传播友谊,还带来了一大车宝物!

你陈轸吃我的、喝我的,领着工资瞎比比,不尊重领导,还妖言惑众!

我要信了你的,错过了这么好的历史机遇,岂不真成了昏君!?

想到这里,楚王当机立断!马上派人去跟齐国绝交,同时组成商於地区接管工作专项领导小组,亲自担任组长,安排高级干部担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郢都王宫,负责小组日常工作。

接管办的人星夜兼程,赶到秦都咸阳,约见张仪商洽具体事宜。哪知道,张仪同志突然病了,躲在家里不出门,情况很棘手。

楚王听到前线传来的奏报,马上准确判断了形势:

你小子跟我玩心眼?呵呵哒,不就是怕寡人不兑现承诺,拿到地盘再跟齐王和好吗?这好办,来人啊,马上到齐国去,替我当面骂齐王个狗血喷头,咱们来一招“自绝后路”,让秦国的朋友看看寡人的诚意!

张仪一看,卧槽,还是你狠啊,连我想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马上滚下床来接见楚国代表团,很痛快地拿出地图:

来来来,楚国的同志注意了,我们送给贵国的地盘是从这里到这里,嗯,方圆整整 6 里哦。

楚国代表团傻了,明明是 600 里,咋成了 6 里呢?

张仪马上翻脸:

仪固以小人,安得 600 里?

我张仪本来就是个小角色,怎么可能张嘴就送给你们 600 里?你们是不是脑袋秀逗了?不要滚蛋!


3

楚王这张老脸掉到地上,让张仪踩了个稀巴烂。要不报仇,身为一号领导还有个屁威信?必须打丫的,把丢掉的面子打回来!

群臣再次与领导保持了一致,纷纷义愤填膺,怒骂秦国背信弃义,简直是无耻卑劣至极!

这时候,陈轸同志再次表现出了特立独行,坚决要将装逼进行到底了。

陈轸先问,领导我还能说话吗?(臣可以言乎?

领导无奈点头。

陈轸说:大王盛怒之下攻秦也不是办法。咱们反正也吃亏了,齐国也彻底做不成朋友了,要不然这样,拿一座中大型城市送给秦国,好歹把关系维护好。下一步争取和秦国合作,一起攻打齐国。这样虽然损失了一座城市,但可以从齐国那边割肉补偿,也不算太吃亏。您看行不行。

必须说,陈轸这个计策,是比较靠谱的补救措施了。将错就错,以错止错。但凡楚王还有一点正常头脑,都会认同这个方案。

遗憾的是,史书上又是这么四个字:

楚王不听

结果可想而知,楚国出兵攻秦,秦国联合齐国、韩国迎战。楚军先败于丹阳,后败于蓝田,再败于召陵,三战三败、连败涂地,彻底被打得没了脾气。

这次大败,成为楚国走向衰亡的转折点。

回过头看,这事儿教训最深刻的,肯定是一把手楚怀王。做领导能蠢到这个程度,也难怪把屈原老师气得投江自杀了。

话说回来,以搬砖为主的草根年轻人,没必要为领导操心太多。咱们重点琢磨一下,如果遇到这么蠢的领导,或者总体还算聪明,但突如其来犯蠢的领导,作为下属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种选择,当然是楚国这帮官僚的样子。领导说啥就是啥,始终高呼万岁,官话套话满天飞,就是不讲实情、不说实话,更不愿意为国家危亡动脑筋。领导丢脸,社稷受损,甚至天翻地覆,都毫不在意。大不了,再换一家打工嘛。

不得不说,这是多数人的选择。最安全、最舒适、最容易得到领导认可,混来混去一辈子,大概率能平安富贵混到退休。

唯一的缺点,就是混着混着,从装傻变成真傻,把谎言当成习惯,除了吃和吹,也不知道今夕何夕了。要说发展,恐怕也谈不上,一辈子当猪也就过去了。

第二种选择,是陈轸老师。这个干部是有一定水平的,有忠君爱国之心,也有直言敢谏的态度,只可惜,先后服务秦王、楚王,都没有得到充分施展机会。虽然才华横溢,留下画蛇添足、两虎相争等传世成语典故,却远没有张仪等人的成就之大。

具体到这次楚国大败,主要责任肯定在楚怀王,但作为满朝上下唯一的聪明人,陈轸老师如果充分考虑到怀王已经被骗子蒙蔽的事实,用更恰当的方式把正确观点表达出来,或许可以帮助楚国免除这次亡国危机。

这其实就是第三种选择,选择陈轸的直言不讳,但转换一下表达方式。

其一,秦王愿意拿 600 里土地送人,固然可喜。但兹事体大,要不要正式文书和第三国见证?避免空口无凭,发生纠纷嘛。

其二,楚、齐结交已久,还刚刚一起对付过秦国。撕破脸也不是不可以,最好慎重一点,免得由此结仇,让其他国家趁虚而入。

其三,张仪向来狡诈,可否留他在本国为人质,待交割土地以后,礼送回秦也来得及嘛。就说留他在楚国游山玩水,度假式疗养一段时间不好吗?

总之,避免对楚王的直接忤逆和言语刺激,建议也会更容易被采纳。

联想到今天的职场,像怀王这么傻的领导,恐怕也不那么多,就算偶尔犯傻,也不至于弄得国家危亡、不可收拾。但再聪明的领导,也有失算的时候,作为下属,想发展进步,就不能装聋作哑,该说话时自然也要说话。只是在表达方式上,大家还要吸取陈轸的教训,争取能成为于事聪敏、于情通达的全才。这样的人,才有远大前途。(原创/公周)


最聪明的职场赢家如何思考,怎样做人,从最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马上特价加入公周独家社群,重塑世界观,刷新方法论!与近 1500 名草根精英共成长!

最鲜活深刻的案例,最刻骨铭心的教训,最具价值的独家攻略,马上特价加入公周独家社群!全年无限次职场专属咨询指引,全网最顶尖情商、沟通、人际关系锻造,鲜活案例、独家解析,强力助推草根逆袭、裂变疯长!进一步了解请锤击:人生最残酷的真相:你的极限只是别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