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中的领头羊-5G新基建!

这段时间,仿佛整个市场都意识到了“新基建”的重要性,从年初到现在很多企业和行业都在围绕着这一概念不断的延展着。尤其是在开年的的疫情下,更是让新基建的概念和应用普罗了大众,从物流业的无人机配送、智能化分拣,到医疗卫生行业的抗疫工作,再到雷神山、火神山建设过程中的全程直播,无一不体现了新基建给社会发展和国内民众带来的变化。



而5G建设作为“新基建”的重头戏,5G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多大?通信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又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中小企业可以掘金哪些投资机会?


2019年6月6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意味着中国进入5G时代,2019年成为5G商用元年。


2019年7月20日,中央电视台《开讲啦》特邀中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邬贺铨院士在“5G将如何塑造我们的未来?”讲座中认为“5G背后承载的绝不仅仅是移动通信,它承载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希望”。


2020年3月24日,国家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充分发挥5G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技术发展和安全保障,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维驱动力——突飞猛进


5G作为移动通信行业的重大变革点,是当前“新基建”的领衔领域,进入2020年,5G建设进程显著加速;创享智库(THINKTANK)认为,在业务驱动、市场驱动、政策驱动、技术驱动及疫情驱动等五维驱动力下,中国5G的发展,有望站上全球5G风口,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



1.

市场驱动


5G发展的市场驱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在传统业务上,电信运营商经历了OTT企业对传统运营商的挤压,使得原有的短信、语音业务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其二,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逐渐从人口红利全面转向数据红利以及信息红利的竞争;其三,科技巨头布局加速,行业竞争转向更高形态的平台与生态系统竞争,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加强渗透和布局。



2.

业务驱动


5G发展的业务原始驱动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样化、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了潜移默化的转变;与此同时,物联网的海量设备连接、异彩纷呈的智能场景如家居、电网、农业等业务的全面涌现;诸如此类,均需要基于网络的万物连接和大量数据包收发送,移动通信技术的变革由此进入快速道。


3.

政策驱动


5G作为构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已经升级为我国国家战略,相关应用及发展将给社会生产和消费模式带来重大变革。各级政府部门及管理机构不遗余力的在产业规划、财税政策、生产运营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有力的推动了5G与经济领域的融合,为充分实现5G的赋能奠定基础。



4.

技术驱动


技术驱动可以分为基础技术支撑和网络应用场景技术支撑;其中基础技术支撑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核心层技术及SDN、NFV、边缘计算、内容分发等网络技术;另外网络应用场景技术包括以高处理能力、高性能智能移动应用终端技术及低功耗、低成本物联网感知终端技术。



5.

疫情驱动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高层频繁发声,密集部署“新基建”。2020年3月4日,政治局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被提到新高度,并认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扩大基建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对冲力度,特别是“新基建”的规模和主要投资方向。对于疫情的影响来说,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5G用户受到影响,网络建设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延缓;但在5G疫情防控中的创新应用却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如2020年1月29日,由钟南山院士为首的“最强抗疫天团”开展的远程会诊,依托5G医疗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进行,同步连线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及7家医院,为疫情防控工作助了一臂之力。


战略制高点——必争之地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历经“2G跟随”、“3G突破”到“4G同步”后,我国5G已经进入国际产业发展第一阵营。纵观全球,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发达国家均已经将5G列为国家数字战略中最重要的优先发展领域,同时被认为是未来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创享智库(THINKTANK)认为,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5G通信系统除了直接支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时贯穿其生命周期发展中,将引发一场全社会的智能化变革;中国唯有全力塑造先发优势,强化产业布局,占据战略制高点,方可在5G的部分应用领域,占有全球主导地位。


1.

发展历程


到今天为止,移动通信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美国芝加哥诞生,采用模拟讯号传输;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具备高度保密性,具有手机上网与短信息功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满足业务丰富、价格低廉、全球漫游及高频谱利用率等4个基本要求;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使手机的功能变的更加丰富多彩,采用了国内自主研发的TD-LTE网络制式,崭露头角,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除了支持移动互联网的指数级发展,还将解决物联网海量终端无线通信需求,推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超常规发展。



2.

关键指标


5G关键能力与4G对比来看,在用户体验效率、端到端时延、流量密度、关键效率指标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用户峰值速率表示单用户可获得的最高传输速率,5G的Gb级的体验速率意味着手机用户在不到一秒时间内就可以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连接数密度表示单位面积上支持的在线设备总和,5G的百万级连接数意味着在重大节日之际人流密集的场馆与交通设施等场所中网络不会掉线;5G核心网基于服务的功能设计,采用原生适配云平台的设计思路、构建全方位信息生态系统、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实现跨界整合。



3.

商业进展


随着5G商用步伐的加快,美日韩等国相继公布了商用时间表。5G对于中国三大运营商也是重中之重,鉴于5G较高的建设成本,不可能即刻在全国全面展开,运营商倾向于在核心区域具有标志意义的城市以及未来数据需求量增长较快的地区实行优先策略,进行集中铺设,满足局部范围暴增的数据需求。



从国外通信运营商5G商用部署实施状况来看,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均在2019年开始布局并推出商业服务,2020年开始进行全面覆盖。



4.

生命周期


5G生命周期,顾名思义是指5G开始商用到下一代移动通讯技术投入商用之间的时间周期。由于5G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及各产业进度的差异,使得5G的投资将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因此,参照国外3G/4G建设周期为8-10年左右,主建设期为5-6年;预估我国5G周期为7-9年左右,主建设期为5-6年;参考多重因素考虑,我国5G的主建设周期大致为2020年至2025年。



按照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理论,我国5G产业发展可能涉及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市场启动期,即初创期,时间分布为2020年至2021年;从2022年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即高速发展期,也叫成长期,将持续到2024年;大约在2025年开始进入成熟期,时间将延续到2028年左右,属于应用相对成熟的第三发展阶段;2029年开始进入衰退期,随着新技术的推进进行更迭。



产业链延伸——锦绣前程


5G产业链的纵深发展,将惠及全球经济增长,成为我国加快深化资源共享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潜在动力。创享智库(THINKTANK)认为,随着应用技术的深度及广度渗透,5G产业链,将加速延伸拉动其关联产业,形成新的业务模式与商业逻辑,同时推动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1.

全产业链


5G产业链包括上游的5G设备相关器件材料、中游的5G设备和网络架构搭建,以及下游的5G终端和5G应用。具体说来:上游包括芯片及模组、射频器件、光器件、光纤光缆等;中游包括基站、传输设备、SDN/NFV、网络规划设计、网络建设运维、网络运营等;下游主要是5G应用以及应用所涉及的终端设备。



2.

经济贡献


根据中国信通院《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研究成果中2020年5G社会经济影响呈现:经济产出直接贡献为0.5万亿元,间接贡献为1.2万亿元;经济增加值直接贡献为0.1万亿元,间接贡献为0.4万亿元;就业增长直接贡献为54万个就业岗位,间接贡献为130万个就业岗位。在后续的十年中,经济产出直接贡献年均增长5000亿元,间接贡献年均增长1万亿元;经济增加值直接贡献年均增长3000亿元,间接贡献年均增长4000亿元;就业增长直接贡献年均增加70万个就业岗位,间接贡献年均增长120万个就业岗位。



3.

投资机会


根据工信部相关统计,截止2019年底,国内4G基站总数达到544万个;按照5G基站是4G基站的1.3倍,则国内5G基站投资数量约为700万;全球基站数(不包括中国)按国内2倍进行测算,则全球5G基站数量将超过1400万个。对于基建建设投资,其中包括5G设备及网络采购、铁塔采购及安装等,每座基站建设投资约60万元;则中国5G基站建设投资总额将达到4.2万亿元;中国以外投资达到8.4万亿元。根据中国5G建设周期及进度,到2024年,每年建设约100万个基站,每年投资将达到0.6万亿元;中国以外国际5G建设进度相对中国滞后,估计在2020年-2025年,每年建设约160万个基站,每年投资额度约1万亿元。


4.

应用场景


5G发展的最终目标旨在满足用户在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不同场景的多样化及个性化业务需求;同时还渗透到各种行业及领域,与文化娱乐、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等行业深度融合。5G可以按照应用场景划分为垂直行业应用及通用类型应用两大类型。



垂直行业应用:如智慧传媒,面向有5G站址资源的赛事,可对接场馆内的业务平台,利用5G网络的大带宽,开发应用内容的呈现和管理平台,提供VR赛场体验、视频直播分享等业务,使观众以第一视角感受赛场魅力。


通用类型应用:如无人机全景VR直播业务将为人们带来身临其境的直播感受。通过全景相机完成视频采集、拼接处理与视频流处理。


-END-


本文是基于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以来,并先后8次在中央层面会议上进行了决策与推进;尤其是在疫情之下,成为国家及地方各项经济工作推动的重要突破点。创享智库商业策略中心(THINK TANK),深入研究及洞察“新基建”的源驱动力;融合国内外产业链发展趋势、立足战略制高点,以此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