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一张表区分事情的紧急度,做事更有条理

早晚读书商学院院长李国庆

漫漫人生路,早晚要读书。

大家好,我是早晚读书商学院院长李国庆。

今天我跟大家要分享的这本书是《麦肯锡工作法》,这本书是日本人大岛祥誉写的,副标题叫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

大家知道麦肯锡吗?在国外留学的华人和美国学生都知道麦肯锡。因为在美国的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梦想就是两类,一个去麦肯锡——著名的投资咨询公司,一个就是去各大投行。他们录取是非常严格的,真正录取的都是精英。

那么麦肯锡精英,他们的工作习惯是什么?这个日本人大岛祥誉他在日本麦肯锡工作过,他提炼了39个工作习惯,那么我今天来跟大家来解读这些习惯。

建立紧急度重要度模型

第一个工作习惯:工作的安排,是紧急度、重要度的安排。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不管你在学生时代要有多少事情,到了职场上,就更是领导给你安排一堆,或者自己给自己加码。

所以我们说有的人无头苍蝇乱撞。可是精英他们怎么安排这些工作计划呢?20年前,我从我尊敬的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先生那,听过他分享的一件事,区分事情的重要度和紧急度。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书我才知道,感情是这书里头的第9个工作习惯,就是区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那么我们都会列出来我们要干的事情,未来一周,未来一个月,重要性和不重要,紧急和不紧急。其实这里中国提一个老话,叫分清轻重缓急。

那么麦肯锡工作法第9个习惯里列了一张表,叫二维表,又紧急又重要的,当然是你最优先级要做的。有些事情很重要,但不急,从长计议的。有些事情很紧急,但不重要,应该排在第二步要做的。那么又不紧急又不重要的,当然排在最后了,这就是工作时间顺序的安排。

那么其实我20年前听到柳传志总讲这个工作习惯的时候,我已经习惯了做自己的周计划,有时候怕睡觉受影响,我睡觉前都列出未来一天,或者未来一周的工作。

每个方格里列出几项,不要超过三项,每格三项已经多了,三四一十二项,时间就打架了,你也不能一周同时有十二项工作,但是也难免哦。

有工作,有生活,那么大家知道,我现在是工作最忙乱的时候,也是生活最忙乱的时候,我一方面要推动早晚读书的发展,一方面我还得做接管当当的准备,离婚的官司,还有我个人今后的新生活的选择是什么,我就列了这么张,未来一年的表。每个里边列三项,哪些是我未来一年又重要又紧急的事,哪些是我未来一年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

列完这张表以后还不过瘾,我又列了一张未来一个季度的,因为我毕竟做早晚读书的总经理了,列完未来一个季度,我又列出每个里面三项,发现不一样,按季度跟按年很不一样。

按年看,有些事不急但重要,我一按季度看,它可能变成了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有些按年看又紧急又重要的事,那按季度也一定是又紧急又重要的。

想知道更多麦肯锡精英的学习方法吗?点击了解更多来听听我解读的《麦肯锡工作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