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角度分析《包法利夫人》被控诉的原因,并谈资本对爱情的毒害

《包法利夫人》发表于1856年,8年前的1848年,第一届女权大会在美国纽约召开,这本小说出现的时间,正是男权主义和女权主义激烈碰撞的年代;同样的1848年,法国社会有着剧烈的革命,是各方权力洗牌的时期。这部小说一笔带过“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侯爵做过国务秘书”的社会背景,描绘了1848年资产阶级胜利后的法国社会。小说发表的年代以及小说所写的时代,新旧思想剧烈碰撞,作品必然命运多舛。——题记

19世纪的法国,涌现了大批文豪,代表人物如司汤达和巴尔扎克。司汤达在1830完成文学巨著《红与黑》,书中有着对资产阶级的解析;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更是被称作“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他们对当时的社会有着深刻的反思,对资产阶级有着深层的思考。除了他们两位之外,福楼拜也是不得不提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不仅对权贵旁敲侧击,同时也对人们的价值选择进行了讨论,正是对价值选择的讨论让这部作品遭到了指控。

《包法利夫人》遭到非议,表面上是主角艾玛行为不检,实际上是一些西方的男权主义者对女权的恐惧。作品被列为“道德败坏”的典型,在发表的第二年就被冠上伤风败俗的罪名。作品中,福楼拜并没有伸张畸化的女权主义,也没有“有伤风化”的描写,他只是想警示人们要引以为戒。但他还是被动地卷入到道德幌子下男、女权对抗的余波,成了当时西方男权主义者的打击对象。“有伤风化”这条罪名是“欲加之罪”,控诉者将文学作品敏感地带入到生活,歪曲事实并过度解读。他们害怕且不能容忍任何意义的背叛——哪怕是小说中作为反面教材的背叛。

下面首先分析一下作品被控诉的原因,以及控诉者的潜台词。


福楼拜

一、“有伤风化”不是真正的小说被起诉的原因,男权对女权的敏感才是隐藏的原因

1、简单地介绍一下故事

艾玛小的时候读了大量关于爱情的书籍,对浪漫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她期待自己有一天可以拥有刻骨铭心的、惊心动魄的爱情。成为包法利夫人后,她产生疑惑:“一个男人(夏尔)不该无所不知,多才多艺领着你去品尝热情的力量,生活的三味,人世的奥秘吗?”艾玛尝试去改变夏尔,但夏尔麻木地以为艾玛像他一样幸福,他却不知道艾玛早就厌烦得难以附加。艾玛不仅抱怨而且虚荣,这两条就是她最终悲剧的导火索。一次晚宴中,艾玛遇到了真正让她心动的人,欲望开了个闸门,就停不下来了。后来她先后遇到了有共同爱好的莱昂和身份显赫的罗道夫,她步入了爱情的禁区,彻底背叛了她的丈夫。她委身的两个男人,一个胆小虚伪、自私自利,另一个逢场作戏、玩弄女性,他们最终都选择为自己,抛弃艾玛。艾玛万念俱灰,处境悲惨,又欠了很多钱,在债主的压力下,只能请求莱昂和罗道夫帮忙,但二人都表示没有钱,艾玛整个世界崩塌了,她无颜面对丈夫,无力承担外债,无法调和感情,终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给了丈夫“你是个好人”的临终遗言后,就咽了气。当然,他欠的钱还要丈夫来偿还。

2、针对女权,他们是如何过度解读的

从故事情节来看,小说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还是让男权至上的一些西方人感到不舒服,他们觉得这本书里艾玛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其文学的意义,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站在男权压制女权的角度,过度地去解读。

怎么看是否为过度解读呢?看罪名到底是公正的评价,还是歪曲的结论;到底是表面说的“有伤风化”,还是有潜台词。

(1)歪曲的结论

福楼拜给小说中的艾玛一个死亡的结局,所以他不是为了宣扬女性的不良作风,而是对不检点的人进行警示和批判,这是一种积极的作用。而且这部小说中,并找不到足以让人起诉的“有伤风化”的证据。控诉者认为“艾玛和罗多夫交往,她因情人而更加美丽”这情节是对偷情的歌颂,实际上作者并没有这个意图,如今我们阅读的这部作品,可以轻松地得出这种结论。艾玛行为是错的,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去批评这个人物形象,可以从道德上去指责这个人物形象,但是不足以上升到对作者的指控,指控者歪曲事实并过度打击,只能证明他们有难以启齿的目的。

(2)潜台词

为什么要歪曲事实并过度打击呢?就是因为指控者以为这部作品潜在地对男权进行了挑战,激进而敏感的法国男权人士不认为此书有警示作用,而把它当成了模板——一种背叛男性的模板。所以说这部小说被指控的真正原因不是什么表面说的“有伤风化”,而是法国男权主义者对男权维护的潜台词。对女权主义的过度打击体现在:男权主义者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女性背叛,哪怕是小说里。所以他们将这部小说送上了法庭。


图片来自网络

二、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批评

因为涉及到了女权主义的相关问题,我们就对相关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女权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后来流行于其他西方国家,在18世纪,英国就有对女权的专门著作。日本也学到了这一概念,后来又传到中国,“五四运动”就将男女平等的主张提出来。女权在法国既非常活跃,也饱受冲击。冲击女权反映在了日常生活中,也反映在对文学作品的态度上——《包法利夫人》就是一例。

当时,女权受到压制的领域很广泛,其中之一就是文学领域。体现在对文学的解读方式上,以及对女作家的态度上。美国理论家乔纳森·卡勒就表示,“文学文本以及对它们的传统解读,似乎一直把读者假设为男性,并且一直站在男性的角度上诱导女性读者像男人永远去解读文本”。对于《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的非议,就是典型的站在男人视角去解读,而且是那种极端地、敏感地解读。毛姆在《读书心得》中描述了女性作者的处境,简·奥斯丁是19世纪的知名作家,如今我们仰望她的成就,但是她所处的年代对女作者却不太友好——她只能偷偷摸摸地去写作。毛姆指出,当时有人认为“女性舞文弄墨是被认为不合体统的”、“她们手里应该拿着针,而不是笔”。看吧,在当时,西方的女性承受了多大的偏见。

女权主义批评则是在女权主义的基础上发展的,它的目的就是站在女性的视角上,抵制部分男性对文学的偏见式解读。女权主义批评在20世纪60年代才正式出现在西方社会,所以,19世纪的《包法利夫人》才被送上法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图片来自网络

三、《包法利夫人》对肆意女权和腐朽男权的轻描淡写,也不应该成为被起诉的原因

小说确实有男权和女权内容的描写,不过点到为止。如果说爱情故事是实线,是主要表达;那么男、女权就是虚线,是次要表达。男女权问题以负面性的探讨居多,体现出小说的批判性质。

集中体现男权,是在一场晚宴之中。由于夏尔治好了一名侯爵的病,这名侯爵就邀请包法利夫妇去赴宴。这些显贵表面上打扮得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却腐朽不堪。

“他们温文尔雅的外表,也可以看出他们特殊的粗暴本性,他们要控制不难控制的东西,既可以显示力量,又可以满足虚荣心,所以他们喜欢驰骋骏马,玩弄荡妇。”

这分明是对腐朽男权的批判而不是颂扬!

艾玛对爱情向往没有错,但是她挥霍无度又红杏出墙就大错特错了。她虽然展现了一定的女权,但是却是畸形的、不平等的。在被莱昂和罗多夫更强势地、不容置喙地抛弃后,她找不到自己的落点了,就像是一只没有树可以栖息的小鸟,她终于败了。福楼拜对这种畸形女权也持否定态度。

在解读这部作品时,需要着重在小说内部进行解读,然后联系现实,在警示中汲取到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像那些控诉者,偏激地去解读这部作品。胡乱定罪恰恰证明他们是心虚的,证明他们有着其它目的,这个目的是为了压制女性的一切背叛,哪怕是书本中的。艾玛只是无数女性中的特例,是被世人厌恶的特例,所以福楼拜不应该因此被指控。


图片来自网络

四、资本对爱情的毒害——佐证了福楼拜对包法利夫人的唾弃

小说中还对资本和爱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可以看出,福楼拜对爱情中掺杂金钱的现象是多么鄙视,这又恰恰佐证了福楼拜是在唾弃艾玛,而不是褒扬小说中列举了很多这样的爱情。

夏尔的父亲娶妻,捞了一笔六万法郎的嫁妆,他就靠老婆这笔钱过日子,岳父死后,他看到遗产很少就不开心。这种爱情掺杂了太多的金钱,注定是要出问题的,虽然妻子对他恩爱有加,而且家里家外干活,但是他却浪荡无度、酗酒下流,在儿子的婚礼前,竟然调戏乡下的女孩。对金钱的过分依赖和追逐让这个婚姻成了空壳。

无独有偶,夏尔的第一任妻子是个寡妇,她长相丑陋而且年纪很大,但是却号称很有钱。夏尔之所以娶她,就是看上了她的财富,他“满以为一结婚,条件就会变得更好”,但没想到对方不仅不给他钱,还是个骗子——她没有那么多的收入。这样的爱情自然不会幸福,结局以这个寡妇的死告终。

寡妇死后,夏尔看上了患者卢奥老爹的女儿艾玛,卢奥老爹“觉得他貌不出众,不是一个理想的女婿;不过人家都说他品行好,很节省,有学问,那当然不会斤斤计较嫁妆的了。”卢奥老爹欠泥瓦匠、马具商大量债务,家中农机还要更换,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女儿待在家里,对他没什么好处。卢奥老爹接受这个女婿就是因为他不会计较嫁妆的多少。

艾玛也是个喜欢奢侈的女人,她向往高品质的生活,讨厌呆板的丈夫以及没有波澜的生活。浪漫的邂逅、浪漫的场景、浪漫的衣着,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来支撑。由于家庭收入有限,她开始欠债,最终因为无法还款走向绝境。

以上婚姻内和婚姻外的感情,无一例外地掺杂了资本因素,在资本的作用下,人们不仅学会了撒谎,学会了投机,更学会了背叛。在追逐资本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最后步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假如能正确的看待金钱,不对资本盲目追逐,他们的婚姻可以是很幸福的。福楼拜厌恶艾玛,和其他读者拥有同样的审美和价值观,这怎么能成为被控诉的原因呢?所以,那些控诉者,曲解作者的意图,以达到打压女权的目的。

我们试着联系一下现实,比如说“天价彩礼”,它毁了很多人。我们看到了很多新闻,比如情侣被迫分手哭声连天,或者寻死觅活危害生命。这都是畸形后的资本对爱情的毒害。


福楼拜

五、文学解禁以及影响意义

福楼拜在官司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部小说也因为这段经历而名声大噪。小说得到了公平的对待,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能接受新观念,不被传统糟粕所束缚,人们不仅看到了精彩的小说,更能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确地对待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进步。

女性希望获得同男性一样的地位,这本身就是社会的进步。我们看当今社会,女权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伸张,女性在社会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是男性和女性共同努力的结果。假如禁锢女性,唯恐女性威胁男性地位,连小说中的故事都紧张害怕,那么社会将缺少非常多的力量。

总结

从女权的角度分析《包法利夫人》被禁和解禁的原因,不仅让我们发现文学的一种进步,更能看到社会的一种进步。文学的包容性增加,社会的进步也不可逆转。文学和生活结合到一起,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小说内涵。

在对资本的批判上,福楼拜不遗余力。把资本和爱情两个概念结合到一起,让我们感受到金钱滥用的危害,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