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他的如花美眷,终是路过了他的似水流年

闻一多先生曾经赞赏他:

年轻人,却不写情诗,很难得。

这位年轻诗人是卞之琳。

师承新月派大家徐志摩。

与雨巷诗人戴望舒并称南戴北卞

与何其芳,李广田合称汉园三诗人

他自己也说:不喜欢写私生活。

直到遇到苏州九如巷胡同里的才女张充和。

那是1933年的秋天

老师徐志摩将他引荐给文学家沈从文。

而张充和也来拜访自己的三姐和三姐夫。

两个人在北平西城达子营28号的院落里碰了面。

她坐在一棵槐树下谈天说地。

他站在树影里。

这一次相遇,猝不及防,就是几十年的相思,缓缓开了头。

有了倾慕之人,卞之琳立即丢了“原则”

写起了以往不写的情诗。

从第一首,到第一百多首。

最后干脆编成一本《装饰集》,自抄一册。

扉页上赫然写着:献给张充和。

他的诗流传至今。

比如《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民国至今,很多人喜欢他的情诗,但是张充和偏偏不喜欢。

可卞之琳最擅长的也只是诗歌与陪伴。

表白的话多是欲言又止,无从开口。

他想请张充和吃饭,会一共请上五六个朋友。

张充和生病,他会绕道几个城市去看她。

盘桓几日,陪她游览风景名胜,却唯独只字不提喜欢。

他以为张充和会懂,

张充和也许也懂,

但是就像她说的:一个人没有说请你吃饭,你怎么好说,我不去呢。

1947年,依旧是在达子营28号,张充和与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一见如故

这年的张充和已经33岁,卞之琳37岁。

次年,张充和与相识七个月的傅汉思结婚。

并移居美国。

心上人嫁作他人妇,卞之琳依旧孑然一身。

他甚至仍然去拜访张家人,送上一点自己的心意。

1953年的某一天。

卞之琳被接待到张充和曾经独住过的一个房间,

发现抽屉里有沈尹默给张充和改的几首词稿。

他默默地收在身旁。

这是他们分别的第五年,以这样的方式有了一点实物念想。

1955年,45岁的卞之琳终于放下等待,并且结婚,后育有一女。

缘于一名叫青林的女子出现。

虽然她已经离异两次,旁观者皆以为不般配,但卞之琳喜欢就好。

听说她的眉眼身段,颇似张充和。

不得而知,

只知婚后的卞之琳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妻女

为了不影响她们的健康,戒了几十年的抽烟习惯。

青林有头痛,卞之琳便每晚给她按摩头部,直至她睡着。

他也会经常下厨给女儿做喜欢吃的红烧肉,

或者深夜冒大雪给女儿买《红灯记》木偶。

就像那天他偷偷藏在书稿里的纸条:

独爱你曾经沧海桑田。

卞之琳和张充和最后仍有两次会面。

第一次是在1980年,卞之琳访美,隔着32年的光阴长河

他当面将沈尹默的词稿交与张充和手中。

并且写《合璧记趣》以纪念。

第二次是1986年,张充和回国参加汤显祖纪念活动。

那天她登台唱《牡丹亭》。

他是台下听众。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戏中人停了口,拂了袖,曲终人散,再无相见。

求而不得,于卞之琳,或许也是好梦一场。

2000年2月,卞之琳安然长逝,时逾90高龄。

他的故事渐渐烟消云散,他的诗留存下来。

写的是那般好,那般深情。

[百转千回都不能同你讲。

水有愁。

水自哀。

水愿意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