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出自這位東吳大將

呂蒙,字子明,他是東吳大將,“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說的就是大將呂蒙。 呂蒙雖然勇猛,但不愛讀書,孫權就想要激勵他。有一次,孫權對呂蒙說:“你如今掌管當塗,身披重擔,不能不學習。”但呂蒙連忙推脫,說軍務繁多,沒有時間。但孫權並沒有放棄,他耐心地對呂蒙說:“我也沒有讓你當博士啊,你應該多涉獵,知道以往的事例,才能從中汲取教訓。你說你忙,不會比我還忙吧,我還經常讀書呢!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幵始努力學習,日積月累,他讀的書,超過了宿儒耆舊。 建安十五年(210年),魯肅到了陸口,途中經過呂蒙的駐地,魯肅認為呂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輕視他,不願去見呂蒙。有人對魯肅說:“呂將軍功名日顯,不能故意怠慢,你應該去看望。”魯肅於是去見呂蒙。酒到酣處,呂蒙問魯肅:“你接受重任,與關羽為鄰,準備實行什麼策略? ”魯肅倉猝不能回答就說:“臨時施宜。”呂蒙聽後說:“今東西雖為一家,但關羽卻如同熊虎一樣,怎麼能不早早地定下計策呢? ”接著,呂蒙給魯肅詳盡地分析利害。魯肅聽了,大驚,越席而起,靠近呂蒙,親切地拍著他的背,讚歎道:“呂子明,我不知你的才略已經高明到這種地步。”還說:“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呂蒙回答:“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從此,二人結為好友,過從甚密。這就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典故的由來。 呂蒙早年果敢有膽,後來折節讀書,見識精深博大,漸漸地能克己讓人,有國士風範。後孫權與陸遜評論呂蒙時說。•“子明少時,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幵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可見在孫權心中,呂蒙是僅次於周瑜的大將,在魯肅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