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麓山

游岳麓山

前一天还是细雨霏霏,翌日天气居然放晴,游程的劳累随之减轻了不少。迎着朝日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就又来到濒临古城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风景区。

上山的小路随山就势在刚刚露出新芽的高低参差的灌木山林里曲折隐现。拾级而上,先映入眼帘的是“郁兰蝴蝶谷”。风景牌上介绍,小溪潺潺,溪边多生兰花,兰花小花朵开放时节,各色蝴蝶纷飞点缀,以至游人难分那是花那是蝶。据当地人说,梁山伯和祝英台在身份还未显露之前兄弟相称义结金兰。后来终成眷属,化蝶成双。于是就隐居在这丛生兰花的小溪,有情人终成眷属。同时也为这幽静深远的小溪增了一份生机。回首放眼,那溪底,隐隐的已经有丛丛的兰花青芽浮动,但没有“梁祝”之蝶客来。“春眠不觉晓”,一冬的萧杀,想必他们还未醒来吧?曲折磨难得来了幸福生活,早来晚到的现在他们自己说了算!在他们至洁圣纯爱情史诗般的千古绝唱面前,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贬若宇宙寰宇中的一星微尘,该高山仰止。想到此,不禁屏气,噤若寒蝉,不忍叨扰,于是轻脚退去。

心灵的洗礼似还未尽,一架飞檐轻挑的红阁扑面而至。亭阁正中“爱晚亭”三字赫然入目。好熟悉的名字,似曾相识,一时又记不起。噢,对了,会不会是与安徽滁州的“醉翁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的那个“爱晚亭”?同事忙于拍照留念,我却急于寻找答案。在旁边的铭牌上我的疑惑猜测得以印证。并且还有意外的收获。这亭子原名叫“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的诗句,改名“爱晚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不为过。一个小小的亭子,本身不具生命,但委以人文景蕴,便活灵凸现,意蕴十足了 。听当地导游介绍,爱晚亭还是革命活动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进步青年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救国革命真理。不由对这亭子又多了一份敬重。

围绕一周,见它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凌空欲飞,朝气蓬勃。岂不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盛”的真实写照? 看着遒劲飘逸的毛体“爱晚亭”亭名,睹物激情,内心不禁涌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逾往上,高大甚至说参天的树木就越多,好奇的同事几人牵手合抱,也很费力。大多是当地盛产的樟树,就是香樟树。此树高大,扬脸观望掉了头上的旅游帽也没看到唯只树冠缝隙筛下点点光斑洒在了每个人略带倦意但精神十足的脸上,让人睁不开眼,光怪陆离。由此联想到电视连续剧《香樟树》所描述的主人公面对各自的烦恼和困境,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她们竭力保持昔日的誓言的迷蒙与困惑…… 。他们大概就是在高大的香樟树下,被这似穹庐的冠盖罩着,失了方向,被似箭的点点光斑击的意乱情迷,没了自我而整日里满脸困惑的吧?

此时,我没有那样的困惑。我有的只是昨天被压抑了一整天的郁闷而如今要发泄一下的迫切。于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气运丹田,下蹲起势,张嘴大声狮吼。我的声音不但具有时空穿透力而且具有减压舒缓心智的功效,没人的时候我常用,奇效。对此我是非常自信的,不想景区管理员一位老者却礼貌的给予制止。他指着远处的石碑说:“不怕扰了先辈?小点声!”虽有斥责埋怨之意,但我觉察得到,他说的时候就好像怕惊醒了熟睡的婴儿似的,语气是那样的低缓,那样的虔诚。我赶紧收了我那“神功”,连表歉意。顺着老者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块高约10米的石碑掩于翠柏之中。歉疚之心驱使自己加快脚步,登阶,来到一个平台。正中立一石碑,上楷书正中竖写“青山埋忠骨,英魂映千古”鎏金大字。纪念碑的后边有四棱形墓塔,由整块花岗石雕琢而成,状如一柄浩气纵横的丹心碧剑,中央嵌有“黄公克强之墓”(就是黄兴)的紫铜墓碑。默默立于墓碑之前良久,深深缅怀民主革命先驱的同时,并深躬为自己的鲁莽之举惊扰了前辈的英灵赎罪。

卸去了心灵上的负担,脚步轻快了不少。疾步,来到此行的最高处——麓山寺。我对佛理禅机虽有崇拜,但我不喜欢佛教寺院,我不喜欢那里面烟雾缭绕,经声弥扬的气氛,总给人一种压抑、神秘且不适的感觉。所以我没有往寺院里进。但我有我的喜爱。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站在寺院前的小广场上,极目远眺,来体验“山高人为峰”的快感。站在山顶,见远处湘江一路远去消失在天水之间;橘子洲被众多忙碌的商船众星捧月由湘江水托浮着在江雾中隐隐显显;山下绿树苍松掩映中黄瓦一片,僧人说那是岳麓书院;书院的左首便是伟人毛泽东曾经的就学之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现在的湖南大学........不觉间自己仿佛化为只蝶,翩翩流连于浓厚的人文自然景观中,瞬间便朦胧于“蝴蝶我?我为蝶?”的虚幻了。

正当非非之际“时间到了,登车了”的尖叫声还蝶为我。原来,那可恶的“全包”小姐在催喊准备下一站的行程。也该是了,时间不短了,昨天,往往是座三四个钟头的路,下车才给二十分钟的参观。一路走马观花匆匆浏览了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主席广场等,意见很大。今天时间够长的了,组团旅游就这样。看来我的在此“盖间石屋,耕种读书,丝竹伴耳,鸟儿叫,溪水潺,晨钟暮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乌托邦式的隐居理想是不可能的了。罢了,尘世人,还是到凡尘中去吧! 临上车的时候,晃眼瞥见山脚下的岳麓书院,才知这著名的景点还没有拜游,于是提议导游给以机会,但遭到拒绝。原因很简单:这个景点收费。也可理解,原本提议导游给以机会,但遭到拒绝。原因很简单:这个景点收费。也可理解,原本所交费用就没有这样的安排。他们才不去理会你的什么心中的人文追求呢!他们这些人唯有经济效益。

也罢,“遏人欲而存天理”。退一步海阔天空,宋朝朱熹他老人家当年在岳麓书院讲学时,不就是这样要求他的弟子的吗?我们还是尊重他吧。

不过也不枉费,此次,游岳麓山还挺有收获的,感慨颇多。格物致知——冥冥之中似有天成?人生这一辈子谁也想不到有此一游,而生出感慨无不通理书院主导朱熹之理念!这一切岂不暗合天意?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我说: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