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去了动物陪伴会怎么样?动物有灵,请善待我们的动物朋友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

——马克·吐温

作为进化程度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我们人类和其他动物,一起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

作为这个星球上的主人,人类与其他动物原本应该和谐共处,不知何时,却成为你死我活的争斗对象。

人与动物之间的战争

因菠萝炸弹死亡的怀孕母象

周六的早晨,看到怀孕母象被人类投喂炸弹惨死的内容,难过半天。

无论这一事件过去多久,都是人类的耻辱。

5月23号。印度某地的一头野生母象,由于栖息地无法找到足够食物,来到靠近人类村庄处觅食。

不怀好意的村民,为她准备了一个塞满炸药的菠萝,

吃下菠萝的母象,口部瞬间被炸裂

……

之后,母象来到河水中央,把自己的口鼻浸入河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林业官员牵来两头大象,试图把她引出河道进行救治,但她始终不为所动。

一连4天她都站在河中央,最终于27号不幸死亡。

尸检发现,这头15岁的大象,肚子里还怀着宝宝。

因为这一事件,全球艺术家行动起来,插画师们哭着创作出作品,纪念这一母象。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因为环境恶化,我来到你们的地界寻找食物,

没想到你们如此狠毒,

我腹中的胎儿无法见到阳光,

这样的环境,我不需要。

这样的人类,我不需要。

生无可恋,

我走了,

一了百了。


其实,大象很早就是人类的朋友

大象,英文Elephant,长鼻目,象科,通称象。

大象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哺乳动物。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象。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史料记载,大象很早就成了人类的朋友,并能为人类提供帮助。

大象非常聪明,能开辟场地,还能把死去的同伴安埋在落叶枯枝之中。

大象寿命很长,一般能活到70岁左右,它在10岁到15岁性成熟,怀孕期长达22个月。

大象分布极广,大约在四千万年以前,除了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各洲都有它的足迹,然而现在主要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大类。

如今,大象已经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动物。

我国境内曾遍布大象

距今三四千年之前的殷商时期,大象在中国境内广泛分布,从黄河流域到岭南地区,从西部的巴蜀到靠近缅甸的云南地区,大象的踪迹遍地可循。

随着人口的膨胀和铁器工具的使用,昔日茂密的森林植被、广阔的平原被人类的生活所占据,变成了可供耕种的土地,地理条件因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气候与地理条件的双重变化,使得大象南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大象在黄河流域基本绝迹。

北宋中期以后,长江流域地区的大象灭绝,大象继续南迁至岭南地区和云南地区。

清末至今,我国境内,只有少量的野象生存在云南西双版纳一带。

如果前往西双版纳旅游,运气好的话,可以在野象谷里看到他们。

我们是动物园里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

我们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物种之一。

我们其实只想一家人生活在大自然中。

我们偶尔也会犯事,

朔本追源,都是由你们人类造成的。

新冠背锅侠三文鱼

6月12日晚,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表示,相关部门抽检时从进口三文鱼的切割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一瞬间,三文鱼成为人人为恐怖之不及的病毒源头。

这之前,三文鱼因为洄游产卵被人类津津乐道。

这种在淡水出生后进入海洋生活,并在繁殖期后回到出生地繁殖并死亡的行为被称为洄游。

三文鱼(Salmon,鲑鱼)是高蛋白、低热量的健康食品,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喜爱。

Salmon这个词的拉丁文学名意思为“跳跃者”,因为在洄游时这些鱼类往上游返回出生地需要跳过一些小瀑布。

三文鱼洄游(salmon run)就是三文鱼奔跑的意思。

由于鱼卵和幼鱼无法在海水中生存,性成熟的鲑鱼必须穿越过峡湾、顺着江海交界的地方逆流而上,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中穿梭,经历数月的长途跋涉,最终回到自己出生地的那条小溪。

一对三文鱼产下4000个卵,

来年春天,约有800条小鱼被孵化,

在淡水湖中度过一年时光之后,

约有200条到达大海,

四年后,能够洄游的只有10条,其中8条被人类捕捉,

最终到达出生地,只有2条。

整整四年,经历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成长为大约三公斤左右的成熟三文鱼。

作为肉食性鱼类,海中的三文鱼异常凶猛,以小型鱼类为食。

抵达淡水区域,向河流的上游洄游前,三文鱼将放弃海洋的消化系统,停止进食和饮水,将自己在海洋中储备的全部能量用于最后一程。

在约60天里,逆流而上。

在这一过程中,三文鱼的外形会发生变化,颜色会变为红色,嘴巴会变成钩状或变长;

身体内部也会发生变化,部分地方会自动分解,为精子和卵子腾出地方,并最终成为后代的食物。

产下鱼卵不久之后,三文鱼会死去。

腐烂的三文鱼尸体,不但为未来出生的后代小鱼们提供丰富的食物,还为河边的大树提供充足养料。

繁茂的大树为河水挡住阳光,降低河水的温度,未来的三文鱼不会再因为河水的温暖而中途死去,保证了下一代更好的繁衍环境。

周而复始,自然循环。

这是我的使命,

纵使历经千辛万苦,

我愿意,

我接受。

纪念灭绝动物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内有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墓地”,在那里排列着近300年来已经灭绝的各种鸟类和兽类的名单,每一块墓碑都代表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上面记载着灭绝的年代和灭绝的地方。

图片中手掌之前的倒下的墓碑表示灭绝动物,手掌之后是现存的动物。

动物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人类的行为,会加快这一节奏。

很多动物原本可以与我们一起在这个星球上生活,如今只出现在博物馆或者书籍中,供人类反思和纪念。

《动物有灵》书中提到的渡渡鸟,是生活在毛里求斯岛的一种鸟类,不会飞,与鸽子物种较近。身高约1米,三足,地面筑巢,以水果为食。

16世纪后期,欧洲殖民者来到了毛里求斯。不会飞又跑不快的渡渡鸟很快成为欧洲人主要的食物来源。

由于过度捕杀,很快岛上的渡渡鸟越来越少。

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离开了这个世界。

渡渡鸟通常被当作是灭绝物种的原型,因为在它灭绝之时人类已开始有记录的历史,可直接将其灭绝归因于人类的活动。

可悲的是,这之后,类似的悲剧还在上演。

从1600年至今,

人类已经导致748种动物灭绝。

4314种动物变成濒危级,

2851种动物变成极度濒危级

……

2018年3月,地球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死亡。

让超过五千万年历史的这一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人类只用了不到两百年的时间。

2019年9月17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IUCN)在杭州的一个学术交流会上宣称:“经专家组评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灭绝。”


物种消失,生物多样性受到削弱,

对人类有啥好处呢?

没有!

那为啥还让动物灭绝?

蠢呗。

是应该加大动物保护力度,

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

动物家庭之爱

今天是父亲节,朋友圈里都在庆祝。那些为了养育后代辛勤付出的动物爸爸们,同样值得歌颂。比如,认真履行孵蛋任务的企鹅爸爸们。

生下企鹅蛋的企鹅妈妈,迅速把企鹅蛋转移给企鹅爸爸,然后外出觅食,补充因怀孕不能进食的身体亏空。

为了让企鹅宝宝能顺利的孵化出来,雄性企鹅将蛋放在自己的脚上,然后翘起尾巴,支撑自己的身体,让蛋远离冰冷的地面,再用自己的肚皮包住蛋,给它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

雄企鹅就是以这一姿势,在严寒中站立60多天,不吃不喝,只靠消耗自身贮存的脂肪来提供能量和热量,保证孵蛋所需要的温度,同时维持自己最低限度的代谢。

在孵蛋和护理小企鹅期间,一只雄性帝企鹅的体重要减少10~20公斤,是其体重的一半。

在孵化过程中,企鹅蛋是不能掉到冰面上的,不然马上就变成冰球了。

雄性帝企鹅双腿和腹部下方之间有一块布满血管的紫色皮肤的育儿袋,能让蛋保持在舒适的36摄氏度。

所以,企鹅爸爸在走动过程中,只能双脚并拢慢慢的移动。

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萌萌的企鹅动作。

之所以选择南极严寒的冬季繁殖后代,是因为冬季敌害相对较少。此外,小企鹅出生后温度适合生存。南极3月间,气温降到零下30度,每年的交配季节就开始了,到每年的4月至5月间,雌性帝企鹅开始产蛋。7月中旬到8月初的这段时间里,小帝企鹅们陆续地孵化出来。当小企鹅被孵出来正是南极天气开始回暖的季节,企鹅宝宝更能在这种温度下存活下来。

人类怀胎十月生子,辛苦。

企鹅爸爸60多天不吃不喝,在严寒中站立孵化企鹅蛋,辛苦。

动物和人有区别吗?

有,也没有。

动物共生之情

牛椋鸟和非洲草原动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直是动物界的典范。

牛椋鸟以小型寄生虫为主食,为了随时有食物,它们终生都会在哺乳动物的身边度过,包括斑马、水牛、犀牛、大羚羊或者河马,大象,它们几乎会一直附着在这些动物的身体上,甚至包括求偶和交配,也会在动物身上进行。

完全不用考虑自己找房子,共生动物为牛椋鸟提供了稳定的居住环境。

牛椋鸟理当做出自己的贡献。

牛椋鸟依靠自己锋利的爪子,能牢牢把自己固定在河马光滑的外皮上,用自己扁平的喙部当做工具,一点一点把附着在动物体表的寄生虫一个个啄食干净。如果附着在长颈鹿大羚羊的身上,牛椋鸟还会附赠毛发梳理的服务,这也是长颈鹿这种有被毛的动物更喜欢牛椋鸟的原因。

牛椋鸟从早到晚都在骚扰着草原动物的身体,东啄西啄,但却很少见动物们主动驱赶和攻击牛椋鸟,牛椋鸟身体灵活不容易被攻击到是一小方面,更大的原因是:动物们把牛椋鸟视为自己的警报系统。

非洲草原是一个险恶的环境,陆地上有非洲狮水里有鳄鱼,动物们在啃草、泡澡和睡觉时非常容易受到到这些天敌的攻击。而牛椋鸟在白天几乎没有睡眠,并且天性非常警觉,它们能察觉到动物们无法感知的危险,并且及时给动物们发布警告告诉它们:有敌人靠近快跑!

牛椋鸟真的如此可爱吗?

非也。

一旦发现动物身体的伤口,会用自己的喙故意把伤口扩大加深,方便自己从伤口啄食血液,所以,动物们也需要提高警惕。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道理对人类来说有用,

对动物世界来说,同样适用。

如果不是因为《动物有灵》这本书,我不会想着去了解以上有关动物的内容。

因为了解了这些内容,对动物有了更多的关爱,对我们人类有了更多的反思。

孔雀开屏,

小蝌蚪变青蛙,

毛毛虫变蝴蝶,

蛇蜕皮成长

……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神奇的动物世界,地球才变得丰富多彩。

无论是动物家庭,动物之间,还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爱恨情仇,

作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人与动物是平等的,

我们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理应善待我们人类的朋友。

最后,感谢《动物有灵》的作者,西班牙艺术家巴布洛·萨尔瓦赫用版画艺术刻画了150多种动物,围绕灵魂、爱、生存、节奏、水、栖息地等8大主题,讲述了动物世界令人赞叹的奇观。

精美细致的版画和抒情诗意的文字,带我们逐步了解动物如何像人类一样组建家庭,如何参与竞争,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应对生存挑战,如何拼尽全力只为了保护下一代……

动物有灵,他们值得被赞美和歌颂。

@擦亮星,努力向孩子一样,用充满好奇的双眼看世界。读书,旅行,做个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