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高发病来了!越胖的孩子越容易中招


夏天又闷,又潮,又热!这样的天气还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但肉嘟嘟的小宝宝们,就已经开始被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所折磨了。


这种皮肤病就是“间擦疹”,民间也被称为“淹脖子”。


大人也会得这种皮肤病,但是小宝宝细皮嫩肉的,新陈代谢快,汗腺又未发育完善,所以就更容易出现“淹脖子”的现象。


还记得七少爷小时候就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没有脖子”的,因为肉肉太多了,感觉下巴底下就直接是身体。但是把下巴抬起来,再把脖子上的皮肤一层一层地翻开来,就经常能看到一大片的红斑、疹子,夹在黏黏糊糊的汗液之中。


七小妹的肉肉没那么多,但是头发长,刚入夏时臭美,披着头发没扎起来,到了晚上把头发一掀起来,就发现脖子一圈都是红的。


除了脖子,胖得跟米其林一样的宝宝,还常常会在腋下,以及像莲藕一样的手臂、大腿根部长出“间擦疹”来。这些部位褶皱多,温度高又不通风,皮肤在长期互相摩擦之下,就会长出一大片红红的疹子,既难看,又难受!


和“间擦疹”相比,夏天里的痱子、蚊子叮咬都算是小case了,毕竟长在皮肤表面,处理上还是相对容易的。而“间擦疹”因为都躲在褶皱里,所以不易愈合,还容易复发。如果长期反复感染,还会有糜烂、渗液、发臭等现象,处理不善还会留下瘢痕,以后想要拥有又白又美的“天鹅颈”,可就很难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爸爸妈妈就应该给孩子做好“间擦疹”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啦!


调低空调,就能避免长疹子了吗?

降低温度,确实能够预防和缓解很多种皮肤上的疾病,“间擦疹”也不例外。


但是依然会有很多妈妈说,明明家里空调都冷得快要盖棉被了,宝宝怎么还是会长痱子呢?


这问题呀,得问问老天。到底这一言不合就白天变黑夜,暴雨下倾盘的“龙舟水”,要纠缠到什么时候呢?


原来,导致“间擦疹”的环境原因,除了太热,还有太湿!


即使用空调把室内温度降下来了,但是空气当中湿度过大,汗液便还是会粘在皮肤上,不容易蒸发,把汗腺导管给堵住,闷出疹子来。


所以,妈妈们可以适当使用抽湿功能,让潮湿的空气变得干燥一些,使皮肤保持干爽的状态。


神药那么多,涂什么才对?


市面上跟宝宝疹子相关的产品实在是太多了,洗澡的、喷的、涂的……到底哪些才是真正有用的呢?


其实针对问题的成因,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 首先,皮肤褶皱处要保持清洁,及时把汗液细菌冲洗干净是很重要的,所以洗澡一定是重要的。

怎么洗?


用不高于37度的温水来泡澡,同时用柔软的毛巾来擦拭,把堵住汗腺的废旧角质层搓洗掉,恢复排汗的通畅。但小心不要太过大力了,别把原本就脆弱的皮肤搓伤。


适当使用无刺激的温和沐浴露是可以的,但是往浴盆里倒“十滴水”之类的清凉药水就大可不必,不仅没用,反而还可能刺激皮肤,使宝宝沐浴后感觉更加刺痒。


● 其次,皮肤褶皱处还要保持干燥,所以沐浴后,可以给宝宝涂上有干燥、收敛作用的产品。

首选的产品又是它——炉甘石


这真是便宜又好用的家中常备药。当出现轻度“间擦疹”时,在清洗干净皮肤皱褶并擦干水分后,就可以涂上炉甘石,能迅速止痒,并保持皮肤的干燥。


粉状的爽身粉和痱子粉,美国儿科学会是不推荐的,一来担心含有滑石粉,二来脖子比较靠近呼吸道,擦粉的时候粉末扬起来,宝宝吸入就容易引起肺部不适。


如果嫌涂了炉甘石会变得白白的不好看,就可以选择液体爽身粉。它同样能起到让皮肤干燥的作用,只是价格就比炉甘石要贵上一截。


● 当“间擦疹”比较严重的时候,就需要涂上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药用软膏。

七太太认为,一般家庭在家用护理环节,用到氧化锌药膏,就基本到顶了。如果症状还不能改善或者反复发作,就应该及时带上宝宝给皮肤科医生看看,由医生来开具可能含有激素的软膏,来进行炎症的控制和治疗。


胖宝宝如何从淹脖子,到天鹅颈?

七太太总是跟大家说,养娃千万不要一味地追求长肉肉,胖宝宝其实也有很多烦恼的。几乎没有一个胖宝宝能逃得过“间擦疹”的折磨,尤其是越低龄的胖宝宝,运动量越少,闷在皮肤皱褶里的汗液、细菌就越多。


所以,爸爸妈妈还是要帮助孩子们,通过饮食和运动两方面来适当控制体重。


一来,在饮食上要控糖和控盐,1岁前保持食物原味,1岁以后也要保持清淡进食,多蒸煮,少煎炸。


夏天要避免喝饮料和果汁解渴,这些液体不仅体积大,营养价值低,当中的含糖量也很容易让宝宝过胖。多喝奶和水,就对了。


二来,别让宝宝总是躺着,要多让宝宝动起来。针对皱褶多的部位,动一动,让皮肤可以有机会暴露在空气当中,得到通风透气的机会。


比如针对脖子和腋窝,最好的运动就是让宝宝在清醒状态下,由大人照看着,多趴趴,练习自然抬头。这样,宝宝不仅能获得大运动的锻炼,脖子部位的褶皱皮肤还能够得到舒展透气,舒缓“淹脖子”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