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能否怀孕?

慢性肾脏病患者能否怀孕?这是有慢性肾脏病史的育龄妇女常常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我们要先了解慢性肾脏病(CKD)合并妊娠时所增加的怀孕风险:1.妊娠会严重影响CKD患者的肾功能,据统计,约10%CKD妊娠患者在怀孕后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随着妊娠前CKD分期的增高,患者在妊娠期新发蛋白尿或尿蛋白翻倍,高血压发生率亦升高。2.肾脏病对孕妇及胎儿会产生不良影响,与非CKD孕妇相比,CKD孕妇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明显升高,如早产、低体重出生儿等,同时孕妇妊娠并发症如胎盘早剥、子痫等亦明显增加,随着CKD分期的提高以及合并高血压、尿蛋白≥Ig/d的情况,母婴并发症的风险随之升高。3.各类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有些药物在计划怀孕的女性中还应至少怀孕前3个月停药。

那么慢性肾脏病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适合怀孕?一般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考虑怀孕:1.CKD1~2期患者,肾功能在正常范围或轻度肾功能不全者,血清肌酐(Scr)小于115 μmol / L (1.3 mg/dl) ;2.妊娠前尿蛋白在1g/d以内,仅有轻度血尿;3.未合并高血压,或控制血压后可达标;4.病情稳定的IgA肾病患者,妊娠前GFR在70ml/(min·1.73 m2)以上,尿蛋白、血压符合以上标准者;5. 狼疮性肾炎患者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可妊娠:(1)病情稳定至少半年以上,在疾病缓解期有计划备孕;(2)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所致的严重器官病变,肾功能稳定(肌酐≤140 μmol / L,GFR>50 ml/(min·1.73 m2) );(3)血压正常,24h尿蛋白≤30 mg;(4)糖皮质激素维持剂量<15mg/d,停用免疫抑制剂至少半年或以上;6.糖尿病肾病患者符合条件1~3,同时血糖控制理想者。

CKD患者属于妊娠高危人群,如果CKD患者有以下情况不推荐妊娠:1.CKD3~5期患者;2.高血压难以控制的患者,建议暂缓妊娠,直至血压控制正常后;3伴蛋白尿患者,直至治疗控制尿蛋白定量

CKD患者在妊娠前,应做好孕前咨询、征询医生,由专业医生严格评估危险因素,充分考虑原发病、肾功能、尿蛋白、血压、血糖控制情况等,同时患者做好孕前检查及时停用致畸药物,在做好这些准备之后才开始备孕工作。慢性肾脏病患者一旦妊娠,在妊娠期间应每1~2周随诊1次,产科、肾内科共同随诊,做好CKD患者的妊娠期管理,包括血压管理、药物管理、实验室检查、胎儿监测及分娩期注意事项,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压、尿蛋白及原发病病情活动指标等,一旦有身体不适或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如果胎儿情况出现恶化,或CKD孕妇出现严重且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持续≥150/100mmHg)、大量蛋白尿、肾功能急剧下降、原发病持续进展治疗无效,以及由于肾功能恶化危及母婴健康时,应考虑提前终止妊娠。

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日提高,CKD妇女成功妊娠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总而言之,做好孕前咨询、孕期监测、孕后随诊,是保障慢性肾脏病合并妊娠患者成功妊娠的重要环节。#人人关注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