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丽人》:看一家子的荒诞生活,方知平凡最美

文|走入丛林


最近一部有关中年危机的网剧——《我是余欢水》抓住了时代的痛点,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和深思。同样是将“中年危机”和家庭伦理搬上银屏,有一部跨世纪的奥斯卡电影一定不容错过。

《美国丽人剧照》

《美国丽人》是由山姆·曼德斯执导,由“纸牌屋”里的大佬——凯文·史派西主。这部在1999上映的电影拿下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主等多个奖项。可谓将小金人一扫而光。

这个看似发生在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故事,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奥斯卡评委青睐有佳呢?不光如此,在上映时期《美国丽人》还受到美国群众的“抵制”,认为其丑化了美国人的生活,引发广大的反响。这不禁让人想要深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接下来,我将从物质主义对人的异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生存空间的侵占、以及对美的思考三方面,来对这个故事进行讲解。清茶已经上桌,且听我娓娓道来。


物质主义对人的异化,是莱斯特家庭不幸福的源头


莱斯特是一个40岁中年男人,典型的中年危机代表。身为美国的中产阶级,他不用为生计担忧,有一个事业强人妻子和已经上高中的女儿,家庭圆满,社会地位较高。每天只需要按部就班地生活,就已经比大多数人生活地丰润了。

男主角:莱斯特

但他只想快点结束自己的生命。甚至每天都要告诉自己:我的生活不是地狱,才能忍受着继续生活下去。上帝好像偷走了他的20年,这20年的生活毫无意义,满是无可奈何,压抑和忍受。

就像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说: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莱斯特心死

而在他的女强人妻子卡洛琳眼中,莱斯特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 身为一个卖方中介,卡洛琳受美国成功学思想的洗脑,变得虚伪,要强,在她眼中成功就是要维持自己的完美形象。

她每天打扮的精致优雅,修剪玫瑰的剪刀要和自己的鞋子做好配色;家里一定要放意大利进口的沙发,再浪漫的情境下,也绝对不能把红酒滴在上面;跟女儿吵架,一定要说当年的自己怎么不容易,才买下这么大的房子,给她这个没有良心的小东西住。

精致的妻子:卡洛琳

作为这个压抑家庭的成员,正值青春期的女儿简愤世嫉俗,彷徨迷惑,身材和容貌并不美好的她更有着深深的自卑。

在这个家庭里,没有尊重和认同,成员关系冷漠,疏离。连至亲的人的人谈话间都带着一种商场上的虚伪乏味。

这个家庭不幸福的本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妻子卡洛琳的高物质主义倾向。物质主义是一种生活价值观。卡洛琳将物质占有视为其人生的重心,由消费行为来获得生活上的满足。对她而言,财物及其获得是个人的首要目标,她评价财物和其获得高于其它事物和生活的活动,物质就是她的价值。

所以,在家庭中经济地位低下的丈夫莱斯特,和女儿简就不配获得她的尊重。在家庭中,女人本是联系各方的纽带,在这个家庭中因为纽带的断裂,而造成了家庭关系的疏离。

由此可以说,是物质主义造成了这个中产家庭的不幸福。


主流价值观对生存空间的侵占,降低了众多的配角的幸福指数。


作为一部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的电影,《美国丽人》对众多配角的刻画也可谓是入木三分。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隐藏在社会皮囊下的真实。

Angle是女儿简的同学。这个拉拉队长,是有着一头金发和模特身材的年轻女孩。用简的话来说,“没有男人会不喜欢她”。Angle的生活作风十分开放,在得知莱斯特对她十分有兴趣后,Angle也表示,如果莱斯特有肌肉的话,她倒是可以考虑。

美丽性感的Angle

为此莱斯特开始天天锻炼,撸铁。等到莱斯特终于练成好身材,跟她到了最后一步时,才发现看似放浪的她只是一个清纯的处女。她之所以到处吹牛,只是因为觉得跟别人一样太过普通了。她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

而这天简回家时发现了一个变态拿手机偷拍她。她愤怒地对他竖起中指。第二天,这个“变态”出现在学校里。他对简微笑着说,我叫瑞奇,刚搬家到小区是你的邻居。瑞奇走后,Angle不可置信地说,天他居然没有看我一眼。

简与Angle

他是所有人眼中的“怪胎”。他沉默寡言,每天拿着摄像机到处拍摄,之前跟别人打架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关了几年才又进学校上课。后来,简和瑞奇走在了一起。她发现这个整天拍摄影片的男孩,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力,他有自己阔达深邃的世界。

“怪胎”瑞奇

而瑞奇悲剧性的怪异起源于他的父亲,弗兰克,一个古板的上校。他对瑞奇实行军事化统治,不符合规矩就重拳出击,动辄打骂。而且他极其讨厌同性恋,以至于他的同性恋邻居过来跟他打招呼,他都当面给人难堪。

而最终,是弗兰克杀死了我们的男主人公,莱斯特。原因是,一天弗兰克发现瑞奇有个小金库,里面有很多钱。他又通过瑞奇的录像,发现瑞奇和莱斯特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他一下子被激怒了。他以为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而他的对象是苦恋Angle的莱斯特。

瑞奇的父亲,上校弗兰克

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弗兰克找到单独一人的莱斯特。他羞愤地走过去,抱住他。原来,弗兰克是个深柜。他一边用力地抚摸莱斯特,一边极其渴望在他身上获得温暖和赞同。

但莱斯特推开他说,你可能误会了,我不是……弗兰克红着眼走了。出于各种复杂的心里,他拿着自己收藏的枪支,来到莱斯特家里。弗兰克站在他身后扣动了扳机,结束了莱斯特刚刚步入正轨的生命。

弗兰克与莱斯特

一切,都是伪装:学校里的怪胎实际上是个文青;痛恨同性恋的上校其实是个深柜;交过那么多任男朋友的Angle还是个处女。这几个重要的配角都跟表面上所表现的不同,在影片的进行中,完成了惊人的反转。

人除了是自我以外,还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我们不经意地向社会宣扬的主流模样靠拢。靠不拢的,成了异类,像瑞奇;靠拢的,把自己埋藏起来,像弗兰克。

传播学里,有个名叫“沉默的螺旋”的理论。是说当一种观点占大多数里,持相反观点的人,由于不想受到“社会的惩罚”,就会变得沉默,隐藏自己的观点。随着他们的沉默,主流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将他们的声音淹没。

但其实,像哲学家罗素先生说的: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不要怕自己是不一样的,要接受自己的不一样。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有种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种种特色,才变得丰富多彩,有姿有色。而对于每一个社会的参与者来说,如果能努力地辨认每个人藏在外壳下的真相。不要人云亦云,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就会为整个社会的参差多态,提供宽裕的环境。

这样,我们都会更加幸福。


荒诞的表象之下,是平凡最美


为了赢得Angle的青睐,莱斯特开始跑步,健身。为甩掉自己的一身肥肉天天撸铁。心中升起的美好向往和健康的身体,促使他做出改变。他辞掉了那个螺丝钉的工作,逼公司预付了一年的薪水。他换了一辆新的跑车,找了肯德基服务员的工作。他坐在车上边听摇滚乐,边开怀大笑。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

虽然他一无所有,卑微,穷。但心怀希望,心中一片盛大,快乐。莱斯特的生活看似步入正轨,但天意弄人,上帝来了个急刹车。

莱斯特临死前的那一刻,他本该生气的。但不可否认的,那也是他最快乐的时候。往事一幕幕闯入他的脑袋,像云一样伸展开来。他看到自己一生。

莱斯特死去的一刻

听说人在死前的一秒钟,他的一生会闪过眼前。首先,其实不是一秒钟,而是延伸成无止境的时间,就像时间的海洋。

对我来说,我的一生是躺在草地上看着流星雨,还有街道上枯黄的枫叶,或是奶奶手上纸一样的皮肤,还有我第一次看到托尼表哥那辆全新的火鸟跑车,还有珍妮,还有卡洛琳。

我猜我死了应该生气才对,但世界这么美,不该一直生气。有时候一直看完会无法承受,我的心像涨满的气球随时会爆。后来我记得要放轻松,别一直想要紧抓着不放,所有的美就像雨水一样洗涤着我。让我对我这卑微愚蠢的生命,在每一刻都充满感激。

你一定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别担心,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其实从临死前的半小时,莱斯特就开始觉悟了。因为他发现了Angle是一个处女。他发现自己心中那么美,那么妖娆的形象。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姑娘。从那时起,他开始释怀了。原来,他苦苦追寻的,一直都是最普通的事物。换个理解的方法,原来最美好的,都是最平凡的。

他想起年轻时他带卡洛琳去游乐园,她灿烂笑着的模样。他第一次想要关心简的生活。他想知道,简快乐吗,悲伤吗,痛苦吗?

灿烂笑着的卡洛琳

最开始莱斯特的人生毫无滋味。后来他以为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最后他明白,所有的快乐,悲伤,甚至痛苦,都是上帝赐予他的最美好的礼物。

影片表述的最隐晦,也最宏大的思想就在这里了:最平凡普通的,就是最美的。

瑞奇拍摄下了一个塑料袋在空中飞舞的过程。他对简说:

你想看我拍过最美的事吗? 那一天很奇妙,再过几分钟就要下雪。空气中充满能量。几乎听得到,对吗?这个塑料胶袋就和我跳起舞来,像一个小孩求我陪他玩。整整十

那一天我突然发现事物的背后都有一种生命,一股慈悲的力量,让我知道其实我不必害怕,永远不必怕。影片比不上亲眼目睹,不过它让我牢记这事。我需要牢记,有时候这个世界拥有太多的美,我好像没法承受。我的心差一点就要崩溃。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美隐藏在“塑料袋”里。你不必怕,永远不必怕。因为最美的事物,就在每个人面前,等待你去发现。就像电影白日梦想家里说的:

面对危险,越过藩篱;贴近彼此,感受生活。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目的。

停下来你就会发现,所有的美好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