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中的司马懿(2)

自从司马懿屈从于曹操之后,就遇到对他的人生影响巨大的一个人——曹丕,曹操安排他和曹丕一起游处。官也越做越大,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司马懿跟随曹操征讨张鲁,在张鲁降曹之后司马懿进言说"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曹操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这也是成语得陇望蜀的来历。

司马懿的建议从战略上将应当是对的,那么曹操为何没有采纳呢。除了曹操对司马懿有猜忌和防范之心外,也是当时的形势不允许,曹操何曾不想拿下蜀地,消灭刘备势力。我们可以看看征张鲁的前后发生了什么,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结束后,三足鼎立的形势已经确定,曹操也再也没有能力统一全国,回到许昌之后,马上设立丞相,巩固自己的权利,此时的曹操由于实力的增强,已经不想做一位汉室的忠臣,但是也明白汉高祖"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的谋略。建安十七年(212年),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死(一说被迫服毒自尽);建安十九年(214年),杀死伏皇后以及汉献帝的两个儿子;建安二十年(215年),册封自己的女儿曹节为皇后;同年,征讨张鲁;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建立魏国,都邺城,冤杀谋士崔琰;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征讨孙权,孙权向曹操称臣,并上劝进表。从这一系列的行为可以看出曹操此时旨在巩固自己的政权,清除反对势力,军事行动只是提升自己威望的一种手段,他在《让县本自明志》中也大胆承认自己是不会放弃权力的。详细的分析可以参看张作耀先生的《曹操传》,所以,曹操拒绝了司马懿的意见。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魏国建立,司马懿任太子中庶子,这时已经效力于曹氏八年,一直与曹丕相处,司马懿选择站在曹丕一边,参与了曹丕的众多大事件,凭借自己的才华,为曹丕出了不少好主意,深得曹丕的信任和重视。"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称"四友",其中陈群出生颍川陈氏,陈寔之孙,有突出的治世之才,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和九品中正制做了重要贡献,任司空、录尚书事。吴质为建安七子之一,但出身寒门,在曹丕夺嗣过程中,出了不少计策,曹丕即位后,一直领兵在外,督河北诸军事。相比较而言,朱铄的名气要小很多,后来也成为一名将领,在史书中的记载不多,当为曹丕重要幕僚之一。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司马懿跟随曹操征讨孙权,孙权上表乞降,并上劝进表,曹操说"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就是说,这小子想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啊,想要陷我与不仁不义之地;曹操自己也说过,"就让我做个周公就可以了",意思是,篡汉的事就交给我儿子了,我不放权,也绝不篡汉自立。这事司马懿也进言劝进,劝说曹操应知天命。